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处理与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2007-10-814:09:31点击:383次发表评论投票推荐此文关键字: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肌梗死编者按: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猝死的分类防治等介绍解释一、概述(一)目标人群 ·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有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发作危险的患者(二)诊断/评估 (ECG) (T波电交替、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心率变异性(HRV))、压力反射敏感性和心律震荡 ·超声心动图 ·运动试验结合影响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或核素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磁共振影像学 ·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性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造影术(三)处理/治疗 (电解质紊乱、机械因素、血容量不足)的处理 ·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索他洛尔、奎尼丁、美西律) ·异丙肾上腺素 ·钙通道阻滞剂 ·钾及镁盐 ·抗地高辛抗体 (ICD) (导管消融、外科切除、药物治疗) ·运动员 ·性别和怀孕 ·老年患者 ·儿科患者 ·植入ICDs的患者 ·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 (四)需要考虑的主要临床预后 ·康复和窦性心律的维持 ·异位病灶的成功消融 ·血液动力学功能 ·生活质量 ·治疗的不良反应(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毒性) ·心脏骤停的预防 ·心脏骤停的成功复苏 ·死亡率二、=每分钟心跳次数;LBBB=左束支传导阻滞;ms=毫秒;s=秒;VT=室性心动过速。三、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正常人或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严重性和类型有很大的重叠性(见下表2“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例如,稳定的和耐受良好的室速(VT)可发生于患有陈旧心肌梗死和心室功能障碍的患者中。临床预后以及治疗除了根据临床表现,还应根据症状负荷以及潜在心脏病的严重性进行个体化干预。(ECG)。(证据水平:A)运动试验I类 、性别和症状判断具有中度或重度冠心病(CHD)可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成年患者推荐进行运动试验,以诱发缺血改变或室性心律失常。(证据水平:B)*见表4中"ACC/AHA2002运动试验最新指南"CHD的可能性的进一步解释。(See"panionDocuments"fieldinthissummary) ,包括儿茶酚胺依赖性VT的患者中,无论年龄多大,运动试验均可诱发心律失常,达到诊断目的,并能明确患者对心动过速的反应。(证据水平:B)II类运动试验在评估已知运动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对药物或消融治疗的反应中是有效的。(证据水平:B)IIb类 、性别和症状判断具有低度CHD可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运动试验可能有益。*(证据水平:C)*见表4中"ACC/AHA2002运动试验最新指南"CHD可能性的进一步解释。(See"panionDocuments"fieldinthissummary) 2.
acc室性心律失常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