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主要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2对建筑构造的研究方法,通常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选定符合要求的材料与产品,二是整体构成的体系,结构方案的确定,三是建筑构造节点和细部处理所涉及的多种因素。 3一栋建筑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屋顶等几大部分组成。 4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因素:(1)外界因素:1外力作用2自然气候条件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4各种人为因素(2)建筑技术因素(3)经济因素(4)艺术因素 5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1必须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2必须有利于结构安全3适应建筑工业化需要4必须满足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5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的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6影响建筑寿命的长短主要是结构构件的选材和结构体系,《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按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共分四级。 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建筑 大量建造的建筑(如住宅)属于次要建筑,其耐久等级应为三级 7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取决于它的主要构件(如墙、柱、梁、楼板、屋顶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8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构件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构件的耐火极限,用小时表示。 9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三类:燃烧体(木材、胶合板、纤维板等)、难燃烧体(水泥、石棉板、灰板条抹灰等)和不燃烧体(如砖、石、钢筋混凝土及金属材料)。 10基本模数是建筑物及其构件协调统一标准基本尺度单位,用M表示。1M=100mm,称基本模数。 11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在构件设计中为了减少类型,统一规格,常使用扩大模数有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等多种。 12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分模数多用于构件构造中,为了满足细小尺寸的需要,分模数按1/2M(50mm)、1/5M(20mm)、1/10(10mm)取用。 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 1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全部传递给下面的土层或岩体。支承基础的土层或岩体称为地基。 2土层的分类: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3常见的地基处理办法:1换土垫层法 4基础的类型: (1)从材料和受力特点分,有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和扩展基础(柔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一般用砖石、混凝土、毛石混凝土、三合土等材料建造,扩展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2)从基础的外形分,又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带)形基础、筏(板)型基础和箱型基础。 (3)从持力层深度分,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不能超过5m时叫浅基础,反之为深基础。常见的深基础为桩基础。 5基础的埋深 由建筑物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为基础埋置深度,简称埋深。 其制约因素有: 建筑工程申请认证!
建筑构造主要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