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纪录片长征XX观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纪录片长征XX观后感《长征》在创作上的另一个特色,是自觉地以现实映照历史,反映时代精神,特别是用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于长征精神的诠释,准确、凝练地突出了“长征永远在路上”这一历史性命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观后感,欢迎阅读。纪录片长征XX观后感(一)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指导,中央电视台历时10个月摄制完成的8集电视纪录片《长征》。纪录片汲取红军长征史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红军长征的历程进行创新性纪录片艺术表达,全方位回顾长征精神对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巨大影响,并从新时期的国家发展建设出发,展现长征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纪录片《长征》采用大量第一手资料。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百位老红军集体出镜,他们中约50位的采访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另外49位老红军则是这次集中采访拍摄的。接受采访时,他们最年轻的92岁,最大的106岁。分集导演韩晓伦说:“每一位老红军,都是一个历史。这个历史过去了80年,过去90年,过去100年,他们的影像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都应该被珍藏。”长征是英雄史诗。关于长征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源头之一,是激励亿万中国人民追求真理、献身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长征》全景式地展现了红军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用影像谱写了一曲艰难困苦而又慷慨激越的英雄颂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崇高的美学理想、深邃的历史意识、强烈的时代精神,三种因素交互作用,构成了《长征》鲜明而独特的文化品格。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纪录片样式,重大题材历史文献纪录片创作的关键就在于历史人物与历史精神的统一、历史记忆与价值认同的统一。这是《长征》的成功经验,也是《长征》给予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纪录片长征XX观后感(二) 我看过《长征》这部电影以后,对我的启发很大。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由于“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央根据地的失陷,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中央领导权的旁落及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使党和红军遭受到重大损失,红军由长征时的万人锐减到3万人。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后,红军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四渡赤水,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中红军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影片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红军。记得红军和敌人打仗时,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地向前挺进,一直向前挺进了两万五千里。红军在长征途中饿了就吃野草、皮带;渴了,只要身边有河,他们就喝河水。我想:他们的生存条件比我们要艰苦的多得多,没有我们现在好,我们现在哪有人还能咽得下皮带、野草呢?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都奋不顾身,和敌人拼搏起来。红军们可真勇敢啊! 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做一名吃苦耐劳、不向任何困难屈服的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作贡献。纪录片长征XX观后感(三) 暑假期间,我在网上观看了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长征》,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分上、下两集,向观众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

纪录片长征XX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b21547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