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荆江河床演变过程中环境影响初探.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荆江河床演变过程中环境影响初探
彭玉明熊超高志斌
(长江水利委员会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结合荆江河道演变特点,将河道演变与荆江环境变化联系起来,分析了河道演变过程中河道突变对河道环境的影响、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及河道冲淤变化对水质的影响、荆江三口变化对荆江三口洪道环境的影响。河道突变对湿地、给排水造成影响,河道冲刷可能造成重金属的二次污染,荆江三口分流量的减少对三口洪道的水质产生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荆江环境治理建议。
关键词:河床演变;环境;影响*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3CB415205)
作者简介:彭玉明,男,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河流泥沙、河床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 荆江自然地理
荆江上起湖北省枝城(荆3)下迄湖南省城陵矶(荆186),。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为微弯分汊河型;,为典型弯曲蜿蜒性河道。荆江两岸河网纵横,湖泊密集,南岸有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华容河分别自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1959年建闸控制)分流至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于城陵矶又汇入长江。见图1。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径流充沛,历代水患频繁,防洪问题十分突出。随着荆江河道的变化及水患的发生,荆江河道自然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河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图1 荆江河段河势图
2 荆江河道演变特性
荆江属于平原型河流,在平面形态上,上荆江属微弯型河道,下荆江属典型的蜿蜒型河道
,尤其下荆江,河床演变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状态之中。下荆江裁弯、葛洲坝水利工程的运行、三峡水库蓄水运行等对荆江河道带来相应的调整。
1990年以来,由于受水沙条件变化的影响,荆江河床普遍发生了冲刷。随着护岸工程的实施,增强了河岸抗冲能力,抑制了近岸河床的横向发展,但局部河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有的河段河势变化剧烈。主要表现在长顺过渡段主流摆动频繁、河床冲深、洲滩有冲有淤、汊道移位、水流顶冲点上提或下移、崩岸频繁发生等。
受1998、1999年大水和上游河势变化影响,沙市、石首、监利河弯发生了较大调整,主要表现为:(1)沙市河弯中段南汊主泓线北移后南移、三八滩主体冲刷萎缩后小幅淤长;太平口边滩下半部展宽、下延;金城洲南汊淤积、北汊冲刷;中低水位下,三八滩左汊过流能力有所减弱,右汊则有所增强。(2)公安河段近期变化较大部位是突起洲和新厂段。突起洲近两年来崩塌较为剧烈,文村夹至突起洲尾河床冲刷较大,左汊进口文村夹段多次发生崩岸险情。新厂段主泓线在2003年后向北移动,造成北岸岸线迅速崩退。(3)石首弯道发生自然撇弯后至今,河势一直在调整过程之中,仍未稳定。弯顶以上主泓线持续北移,弯顶右岸主泓顶冲点持续下移,弯顶以下主泓线持续南移。直接导致了向家洲持续崩退,北门口、北碾子湾护岸段崩塌;(4)监利河弯自1996年开始至今主流走右泓,右汊冲刷,左汊淤积。近年来深泓线逐渐向乌龟洲右边缘摆动,洲体南侧大幅度崩塌,南槽近右岸部分河道淤积,洲头左侧小幅度崩塌和冲刷,主流线逐步向北移动。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太和岭段岸线崩塌和下游天星阁、天字一号主流线变化。另外,文村夹段突起洲汊道段演变也较为剧烈。

荆江河床演变过程中环境影响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