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蛋鸡孵化率低的防治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蛋鸡孵化率低的防治技术 种鸡场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种蛋的孵化率。可引起种蛋孵化率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在生产中如果能尽早找出引起种蛋孵化率下降的原因,就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具体的、实用的分析方法,供广大同行参考。 1. 仔细对种蛋进行检查  外观检查 检查蛋的形状及大小是否正常,蛋壳颜色是否符合品种要求,蛋壳质量是否能满足孵化条件。  贮存和运输 如果种蛋的贮存温度过高,会使胚胎提前发育,导致胚胎在孵化早期死亡;温度过低,会冻裂蛋壳,冻死胚盘,甚至引起系带断裂和散黄;如果种蛋的贮存时间过长,会使气室增大,胚盘与蛋壳膜粘连。种蛋在运输过程中剧烈震动也会造成系带断裂和散黄、气室移动,甚至震破蛋壳。  病情检查 检查种蛋有无来自种鸡的不良影响,如种鸡是否有病、鸡龄是否过大或过小、有无近亲繁殖情况、饲料营养是否全面、饲料质量是否能满足要求。 2. 认真了解孵化过程  温度 检查孵化机内温差是否过大,门表温度计是否准确,孵化阶段实际孵化温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超温报警系统是否灵敏,有无超温现象出现。  通风 检查孵化机是否装有排气管道,结构是否符合要求,孵化15天以后孵化机的通气孔是否全部打开,风扇转向、转速是否正常和稳定。  翻蛋 检查孵化14天以前的翻蛋角度、次数是否符合要求。  其他 了解孵化过程中是否有机器故障、停电现象的发生,如果有此类情况发生,则了解情况发生时的胚龄、持续时间及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何,室内通风、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3. 检查孵化技术的实施情况  检查孵化操作实况,查阅孵化记录,了解是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均提供了适宜的孵化条件。  了解孵化人员是否掌握并切实运用了“看胎施温”及眼皮测温技术。  了解孵化人员的责任心如何,检查有无过失性责任事故。 4. 根据照蛋情况查找原因 利用灯光透视种蛋来观察胚胎发育是否正常,判断温度是否得当。并通过观察气室大小,了解湿度是否适宜。依靠照蛋还可区分无精蛋、正常胚蛋、异常胚蛋和裂纹蛋等。 种蛋3次照蛋的异常表现及发生原因如下:  孵化5天时“头照”异常 ①种蛋的受精率正常,胚胎发育略快,死胚蛋增多,血管出现充血现象。通常是孵化温度较高所致。 ②种蛋的受精率正常,胚胎发育略慢,死胎少。通常是孵化温度偏低所致。 ③种蛋的气室大,死胎多,多出现血线和血环,有时其粘于蛋壳上,散黄多,“白蛋多”。通常是种蛋贮存时间过长所致。 ④胚胎在小头发育,大头朝下。通常是种蛋先天畸型所致。 ⑤胚胎发育参差不齐。通常是机内温差大,种蛋贮存时间明显不一致,或种蛋源于不同鸡群所致。 ⑥破裂蛋多,胚胎大量死亡且死亡时间不集中,散黄蛋多,气室可动,系带断裂多。通常是种蛋受到剧烈震动或受冻(存放温度零度以下)所致。  孵化11天时“二照”异常 ①尿囊血管提前“合拢”,死亡率较高。通常是种蛋孵化前期温度偏高所致。 ②尿囊血管“合拢”推迟,死亡率较低。通常是种蛋孵化温度偏低、湿度过大或种鸡偏老所致。 ③尿囊血管未“合拢”,小头尿囊血管充血严重,部分血管破裂,死亡率高。通常是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所致。 ④尿囊血管未“合拢”,但不充血。通常是孵化过程中温度过低、通风不良、翻蛋异常、种鸡偏老或营养不全所致。 ⑤胚蛋发育快慢不一,部分胚蛋血管充血,死胎偏多。通

蛋鸡孵化率低的防治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62357237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