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反思上屯小学张娟娟在本单元我们已经学方分米和平方米,这些单位适用范围比较小,表示更大的面积的话,就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学方千米这两个单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比较大的两个面积单位是什么;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这几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并对这些单位有一个大概的认知。这部分内容原来在四、五年级教学。由于市制单位已经废除,土地面积大大简化,只有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有规律,所以提前教学。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这方面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有限,因此,不容易感受公顷、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运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我先从估计教室的面积入手,让学生感受测量教室的面积用平方米比较适合,大约是30平方米。引出如果测量广场的占地面积,豫灵镇或者灵宝市这些学生熟悉的地方的面积,还用平方米合适吗?这样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去研究更大的面积单位。在认识公顷时,我先让学生估一估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告诉学生们,我们学校长和宽都是一百多米,学校的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个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就大约是一公顷。一公顷等于多少米呢?1公顷又有多大呢?我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计算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因此引出:1公顷=10000平方米。在认识平方千米时,我明确地告诉学生1平方千米=100公顷,举例说明:100个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最后,我搜集了一些较著名的大型建筑物的名称及占地面积介绍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对这两个大单位有更深的认识。在练习环节,我发现有的学生还是对公顷的认识有点模糊,例如在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和上海市的面积单位选择的时候,学生都填写了平方千米作单位。在小结时,我告诉学生,如果测量体育场、大型广场、湖泊的面积时,选用公顷比较适合,如果测量一座城市、一个方千米比较适合。最后总结这节课,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是在后边加上几个0,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时去掉几个0,课堂练习,加深印象。
《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