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复习中国国防国防概述国家国防的实质是以捍卫和维护国家利益为最终目的现代国防:1)形式上2)内容实质上国防的含义含义(P1)基本内容(P2):国防建设、国防斗争主体(P2):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主权: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首要的根本目的和任务领土(含义)主权与领土的密切联系(P2)手段(含义、内容):1)军事手段(P3)——主要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对付武装入侵暴乱最根本有效的手段是军事手段(原因)2)政治手段(政治手段与国防关系)3)经济——国防的基础经济手段:国防经济活动(内容、目的)经济动员(内容、目的)经济战(内容、根本目的)经济制裁4)国防外交活动(P4)——又称军事外交(内容总体、具体)6、对象(含义、内容):1)“侵略”(理由)2)“武装颠覆”(重要意义)二、国防的基本类型(P5):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我国的国防类型(P5—6):自卫型三、国防的基本特征(P6):整体性、综合性、多元性、系统协调性、社会性四、国防历史(一)古代国防(P7)1、奴隶社会——古代国防历史的开端:夏(禹)、商、西周、秦变法2、封建社会(前221秦朝建立——1840鸦片战争):秦朝、三国时期、隋朝、唐朝、北宋、南宋、元、明、清、清后英入侵(二)近代国防——有国无防(P9)1、列强侵华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中俄《伊犁条约》(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日本侵占台湾《台事专约》英国进犯云南《烟台条约》——英国侵略西藏中法战争《中法和约》法国侵入云南广西中日战争:黄海大战《马关条约》(P10)——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2、反帝斗争林则徐提出如何对付英军入侵问题(主要内容)三元里——近代史上人民大规模武装反侵略的第一场战斗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争(P11)镇南关大捷(冯子材)——扭转中法战局中日甲午战争台湾人民同登台日军战斗义和团辛亥革命(孙中山)——推翻帝制,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P12)3、民国时期国防军阀混战:“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八年抗战——近代史上第一次抗击外地侵略的完全胜利解放战争(三年)、建立新中国(三)新中国国防(P13)1、初创时期(三个方面的任务)2、全面建设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里程碑(国防建设主要任务、战略方针、国防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措施)第一颗原子弹3、曲折中发展时期:文化大革命、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4、现代化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国防和军队建设良好局面(P14)(四)国防历史的启示(P14—15)国防法规国防法规的内涵(P16)国防法规定义国防法规几个方面的含义:1)基本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法律规范2)目的3)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个特定领域(两个方面)二、国防法规的特征1、国防法规调整对象(P17)2、国防关系3、国防法规的特殊性:1)调整对象(主体、客体、内容)2)设定行为(设定必须要做什么)3)法律后果4)公开程度三、国防法规的地位(P18)1、国防法规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2、建立健全国防法规是现代国防建设的根本需要(现代国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3、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体系)4、建立健全国防法规是依法治国国防的必然要求四、国防法规的作用(P20)1、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标志)五、国防法规体系(P20定义)1、层次:宪法——基本国防法律——国防法律——国防法规——国防规章2、内容:国防领导方面、武装力量建设方面、国防建设事业方面、军事刑事方面六、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1、国防义务:定义(P22)主要包括:兵役任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守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2、国防权利:定义(P22)包括(P23):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在国防活动中因经济损失得到补偿的权利国防建设国防领导体制含义、内容(P24)历史发展国防领导职权:中共中央、全、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军委(P26)二、国防建设成就1、国防建设的内容(P27)2、国防建设成就:1)武装力量领导体制建设(意义)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3)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军事信息电子、船舶、兵器、航空、核)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六个是)三、国防政策(含义P29)1、国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P29)2、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保持协调发展3、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方针(积极防
军事理论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