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积雨、夜归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一语文YW-10-01-026《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导学案编写人:汪欢审核人:聂蓉编写时间:2010-5-6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以及他们的诗歌风格2、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品味诗歌,把握诗歌的内涵。3、鉴赏《夜归鹿门歌》中对比的艺术特色。4、体味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意境。【学习重难点】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2、鉴赏《夜归鹿门歌》中对比的艺术特色。3、体味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意境。【学习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识链接】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唐代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白描是指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学习过程一】《夜归鹿门歌》一、知识导航1、作者简介: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号“王孟”。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有《孟浩然集》。2、释题: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一心想追寻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院,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辆个场景时不同侧重点,说说他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2.“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境?闻一多评孟浩然“诗如其人”,谈谈你对“诗如其人”这一评价的理解。,试赏析本诗的对比艺术。(找找这首诗里有哪些对比,并试着分析其作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B、三、四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C、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表现出自己对尘世生活的留恋和归隐生活的向往及由此造成的内心矛盾。D、本诗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学习过程二】《积雨辋川庄作》一、知识智囊1、作者介绍王维(约692~761),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清

积雨、夜归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