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中,好学生一定是那些“考试成绩优秀”、“遵守纪律”“循规蹈矩”、“老实听话”的学生,孩子的分数只有名列前茅者才被广大家长所接受,学校许多老师也都这么认可。自然,这些学生就成为所谓的优秀学生了。而那些思想活跃、性格开朗、遇事肯动脑筋、常有自己的看法 、爱提意见的学生是很难被评上的。究竟 优秀的标准是什么?成绩、品德、行为、体质、能力还是特长?正因为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对每个孩子的要求也应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孩子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标准,把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思考两个问题:1、一个科学家和一个农民谁优秀?2、一斤肉和一斤青菜哪个更有营养?显然我们都不会武断地下最后的结论。不过,我们可以这么说:科学家和农民各有所长,只要他们所做的一切能对人类有贡献、有帮助,他们都是合格的地球公民;同样,青菜和肉只要没受污染,人们都可以食用,都是有营养的。所以说,合格的、符合标准的、人们所认可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至于哪个更优秀,实在难下确切的结论。就像肉类,它的能量肯定比蔬菜要高,但维生素含量可能就不如蔬菜了。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也有各人的薄弱点,我们绝对不能产生因为某人具备某一特长而贬低他人的想法。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往往否定成绩刚及格的学生,有的学校、老师甚至把考试成绩刚达到合格标准的学生定为差生,要给他们补课。我们的学校、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否苛刻了一些?追求优秀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就在追求优秀的同时,我们所采用的方法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我们以剥夺孩子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代价,让他们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来达到所谓的共同目标。当所谓的培养优秀学生的大旗驻进校园,当学生所取得的合格成绩一旦被排斥,学生的自由就没有了,他们成为物化了的机器:老师的工作量加大了,他们成为不知疲倦的知识小贩,对学生的温柔与热情没有了。最后,学生的分数提高了一些,但是学生的体质、思想、行为都不合格了,兴趣爱好都没有了,童心也泯灭了,综合素质大大下降。教师也是怨声栽道,苦不堪言。而所谓的优秀学生从高校反馈的情况来看,为数不少的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态度钝滞,学习状态欠佳。当年高考前的拼搏精神“退役”,当年考场上的雄风不再。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新一轮课改其实就是冲着培养合格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来的,它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健康而又有个性的人才。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我认为当前好学生的标准应该有新的内容,应该适应新时期“四化”建设的需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具体来说,我认为新时期好学生的标准是: 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既是好学生,学习虽不是唯一的标准,但也应占一定的比例,成绩不一定就是第一,但起码应该有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谓科学的学习方法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预习 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 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
好学生的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