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拾趣 ,双篇回复式即由两篇完成一个回复。如: 回文诗中最有名的是宋代李禺写的《夫妻互忆回文诗》,顺读为“夫忆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过来读为“妻忆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又如: 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即后两句为前两句语的倒读文。如: 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又如: 寒风晓日映沙滩,日映沙滩竹报安。安报竹滩沙映日,滩沙映日晓风寒。 ——曹鸿年 再如: 秦观写给苏轼的是一首回文诗: 暮已赏时花 醒归微去力 马酒如飞读法: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即本句回复式回文诗,就是后半句即为前半句的倒读回文。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灯夜,期归梦还梦归期。写景的回文诗,这首诗妙在把十个字用辘轳体和回文体结合起来,每首上两句用辘轳体,下两句用回文。辘轳体回文诗四首 鸭戏春水绿护花掩池蛙(春) 鹅白隐翠草清波载香荷(夏) 鸣雁飞碧透空灵御风轻(秋) 鹰伴松雪冷鸦惊若寒星(冬)读法:鸭戏春水绿护花,水绿护花掩池蛙,蛙池掩花护绿水,花护绿水春戏鸭。(春)鹅白隐翠草清波,翠草清波载香荷,荷香载波清草翠,波清草翠隐白鹅。(夏)鸣雁飞碧透空灵,碧透空灵御风轻,轻风御灵空透碧,灵空透碧飞雁鸣。(秋)鹰伴松雪冷鸦惊,雪冷鸦惊若寒星,星寒若惊冷鸦雪,惊鸦冷雪松伴鹰。(冬)回文诗趣谈回文即回环可诵之文。以回文体写诗,则顺读、倒读都合律成韵,从而极大限度的运用汉字构词和词义组合的可塑性,表现出高度技巧和驾驭汉字的能力。通常所言回文诗,是指如下列各首的“通体回文诗”,此外还有多种奇巧体格。,另成一首韵诗。如齐·王融《回文诗》正读为:斜峰绕曲径,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倒读为: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径曲绕峰斜。(斜古音读xia)唐·潘孟阳有《春日雪回文》五绝,正读为:春梅杂落雪,发花几时开?真颜尽兴饮,仁里愿同来。倒读为:来同愿里人,饮兴尽颜真。开时几花发?雪落杂梅春。其诗友张荐作回文诗和之: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音醉欲饮,思见此交亲。倒读为:亲交见此思,欲饮醉音知,春天雪漫漫,暖气日迟迟。宋·苏轼才气横溢,在回文诗中也多有戏笔。其《题织回文》: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倒读为: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桐梧半月低
回文诗拾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