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疑案陈桥驿许禾钢河南省封丘县东南约13公里处的黄河北岸,坐落着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陈桥。古时,这里曾设过专为传递官书文件而换马歇脚的驿站,故而俗称陈桥驿。今天的陈桥实在是寻常得很,可历史上的陈桥却因上演过一出黄袍加身、改朝换代的活剧而声名远扬。这段传奇故事发生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公元960年。一公元907年,唐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唐朝灭亡。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割据势力统治的五代十国时期。在北方的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由于战乱不休,加之皇帝无能,这几个朝代都是一些短命王朝。相比之下,后周的世宗皇帝柴荣,倒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整顿朝纲,加强军事,几年中南伐后蜀,东征南唐,北攻契丹,为后周拓展了十几个州的领地。只可惜他好命不长,正当他雄心勃勃,图谋一统江山的时候,却英年早逝,出师未捷身先死,空留下一腔遗憾。好在他身后留下一个独根儿子,叫柴宗训,这帝王家业总算有人继承了。可是,继任帝位的柴宗训却是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如何叫他懂得治国安邦之道?北方的契丹,虎视眈眈,觊觎中原已非一日。内忧加外患,时局的艰难可想而知。好在后周的大臣们都忠心耿耿维护这个朝廷。在众臣的全力辅佐下,小皇帝也安安稳稳地在龙椅上端坐了一些时日。冬去春来,转眼间,新年到了。自打世宗皇帝驾崩后,皇宫中便失去了往日的欢乐,孤儿伴寡母,景象煞是凄凉。而今随着春节的到来,这沉寂了多时的朝廷中才算透出了些许喜庆的气氛。正月初一这天一大早,文武百官都赶到了崇元殿,向当朝小皇帝恭贺新春。殿堂里张灯结彩,琴音袅袅,满朝上下都沉醉在歌舞升平的氛围中。突然,从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着战马的一声嘶鸣,急急地闯进一名手持奏书的军士。喧闹的大殿里顿时寂静下来。从那位军士火急火燎的样子看,人们已经意识到一定是发生了重大的事件。果然不出所料,正是边关告急。位于后周北部边界的镇、定二州(均在今河北省境)驰报,契丹军南下,并与北汉合兵入侵,请求朝廷速速发兵御敌。其实在当时,契丹军经常南下侵扰,世宗皇帝在世时就数次督师亲往迎击,每每马到成功,让契丹捡不到半点便宜。可如今世宗已不在世,皇上年幼,登基后又是头一次遇上这种事,一时六神无主。只见他呼地一下从龙椅上站起,脸上没了血色,脑门上浸出了一层汗珠子,自言自语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看到幼主如此模样,大殿里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众大臣三五一群地站在那里窃窃私语。宰相范质、王溥这两位大臣,是老资格的朝廷重臣,早年为后周太主郭威效力,世宗皇帝即位后仍拜二人为相。如今小皇帝登基,二人相位不变,真可以称得上是三朝元老了。两位老臣受世宗皇帝遗诏,忠心耿耿佐助幼主。几个月来,朝廷中的军国大事都靠他俩定夺。现在又到了他们拿主意的时候了。两人交换一下眼色,便凑在了一起,几句耳语后,互相会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一起向小皇帝奏明出兵御敌的计策。小皇帝频频点头称是。可由谁来统帅大军呢?当然不可能指望乳臭未干的小皇帝象他父亲那样御驾亲征。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须得一个智勇双全、威望孚众的将才指挥,方有把握。范、王二宰相几乎是不假思索而又不约而同地向皇帝道出一个人来。二范、王二宰相向皇帝举荐的武将是何许人也?正是大名鼎鼎的军中骁将赵匡胤。赵匡胤生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祖辈为官,其父赵弘殷在后唐当一名指挥骑兵的禁军飞捷指
千秋疑案陈桥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