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画教学策略初探 张桂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童画教学策略初探 我从事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十几年,就小学儿童画教学而言,如何提高儿童画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从儿童画教学中对观察、构思、技法三大环节实施一定的策略,以使儿童画教学在新课改实践中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创新。 一、观察策略的指导——“观察是儿童画创作的基础” 观察能力是通过观察把握物体的形体、色彩、结构、质量等外部特征的能力,以及全面、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门户,是一切想象的基础。儿童画创作的基础是观察积累,有了观察就会有形象的感知、有了观察就会有赞美或不满、有了观察就会有思考和憧憬,所以在教学中我总坚持“观察是儿童画的基础”的指导策略,引导学生用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观察,而且用日记画的形式对观察进行记录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为以后的儿童画创作积累了有利的素材。 1、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学住的形象,常常认为摆在面前的实物,与自己画画无关,不认真观察,只画记住的概念形象。通过观察就可以帮助儿童克服造型的概念化,每一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色、形、质。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来观察,学生会发现同一物体各部分比例不同;通过观察比较,学生会发现两个或几个物体之间有着相同点和更多的不同点,呈现出其特有的特征。如:长颈鹿的主要特征是颈长和网状斑纹;螳螂是昆虫,有着与其它昆虫共有的特征: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同时,有着区别于其它昆虫的最大特征:头呈三角形、前足似大刀等。 2、抓住事物的美点,学习观察。 视觉总有一定的选择性,我总指导学生观察时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最美的一个点。如:金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都市繁华的美;两个小朋友合撑一把伞互相帮助,人情的美;田间劳作的农民,勤劳的美;作品中布局疏密的美;色彩对比强烈的美、协调的美;形象粗犷的美、细腻的美…… 3、遵循观察规律,养成有意观察的习惯。 观察遵循一定的规律,从整体到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从近至远的观察、由外往里的观察等,要有比较地观察,思考地观察,并时时有这样的观察习惯。有了观察,学生就会发现一棵树历经四季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春季,嫩芽初吐;夏季,郁郁葱葱;秋季,黄叶满地;冬季,金果挂枝。有了观察,学生就会发现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污染的小河,成堆的垃圾,贫困的伙伴……于是就进发出许多美好的愿望。有了观察就会有发现,有了发现就会有想象。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观察习惯,丰富的观察体验,为“想象”收集所有的信息,也为“想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思策略的指导——“构思是儿童画创作的灵魂” 每一幅作品主题表达如何决定着这幅作品的成败,儿童画作品亦如此。让欣赏者能通过欣赏作品体会到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或教育或产生更多的联想,这就是作品主题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当我们在讨论组织画面的同时总是围绕主题进行构思。我始终坚持“主题是儿童画创作的灵魂”的指导策略,尝试用以下方法来启发富有主题、充满想象的构思。 1、创设故事悬念,选择主题。 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我在低年级儿童画教学中,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故事经过重新改编,变成了全新的课题。如讲述《猫和老鼠》一课:猫和老鼠先是一对好朋友,在玉黄大帝挑选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时,因为比赛那天,老鼠忘了喊猫起床,猫错

儿童画教学策略初探 张桂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2-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