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材简析: 本文是第二单元叶君健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课文语言朴实简练,含义深长,描写流畅,琅琅上口,适合学生朗读。文章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既能受到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可以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自主阅读,快乐阅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本课设计以“读”为主线,尊重学生独特的读书感受,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目标: ,理解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萧”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北京香山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 、黄栌树的信息。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深秋,秋风萧瑟,草木凋零,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香山,他们去看什么?请看大屏幕(播放香山风光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香山风光。(解说词:香山红叶,历史悠久,金代的“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是最早的描写香山红叶的诗句。1986年香山红叶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香山红叶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其品牌深入人心,已成为北京最浓的秋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从整体上感受美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学生汇报) ,说一说: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汇报) 三、读书想象,在细读中品味美(一)寻红叶之美 、2自然段,思考:香山的秋天因何而与众不同? ,合作交流。 ,其他同学评议并补充: 香山的秋天因红叶而与众不同,因为普通的树叶在秋天令人感到凄凉,而香山的红叶却是秋天一到,天气变凉了,再打几次霜,树叶就变了颜色,起初变得有点发黄,然后由黄逐渐变红,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盛开的红花。 ,播放普通树叶和香山红叶的图片,营造朗读氛围,增强朗读的效果。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二自然段,欣赏文中对比的写法,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在对比中体会美,内化美,加强对学生语感的训练。(二)品红叶之美 、4自然段,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因为香山红叶美。) ,哪些语句带给了你美的享受? 预设(1)学生汇报3自然段,品味美。“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林绿荫深;第二个星期来时,这里却忽然变得喜笑颜开,处处是“红花”一片了。别的地方已经有点凄凉萧瑟,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引导学生抓住“喜笑颜开”体会拟人写法的精妙;抓住“艳阳天”、“凄凉萧瑟”的对比写法体会黄栌叶变红之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读描写“红花”的句子,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2-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