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8、醉翁亭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课时:三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4、22上课时间:5、10----5、13教学目标: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情分析:学生总体上来讲,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主动地探究、自由的交流,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但少数学生对古文学习存在一定困难,考试中失分较大,学习困难较大。相信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使学生学习古文的境况有所改观。让学生走出怕做、怕学文言文的误区。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漫步小石潭,体验了柳宗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抑郁忧伤;登岳阳楼,感悟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博大情怀,今天让我们再次登上醉翁亭,一起去品味欧阳修“醉翁之意“的旷达胸襟。二、简介作者: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三、检测预习情况:1、指学生读课文,后师强调字音:滁壑蔚琅潺酿辄暝晦2、朗读课文:指生朗读,正音,后生齐读四、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思考:1、醉翁亭的具体位置在哪?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出醉翁亭的?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3、哪一句总领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4、齐读第一段第二层思考:醉翁的“醉”只是醉酒的“醉”吗?本层哪两个句子点出了“醉翁”的深意?奠定全文抒情感情基调的是哪句?怎样理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学生思考,而后小组交流、讨论,学生畅谈,而后教师总结: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5、“山水美”美在哪?作者是不是只“乐”山水的美?让学生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领略文中的人欢。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6、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这段描写了几个场景?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概况层意,并名个小标题。四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学生讨论。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写乐)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学生齐

28、醉翁亭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