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教育西周的社会概况(主要的特征是在分封制,井田制的基础上实行宗法制。)1、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实行井田制。2、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全部土地和人们在名义上都属于周王所有。3、文化“学在官府”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唯官有学,而民无学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设置:国学包括大学和小学乡学包括塾、序、庠、校2、大学教育(贵族子弟、平民中优秀分子)(1)入学年龄:王大子入学的年龄为15岁,其他人20岁入学(2)修业年龄:学程为9年(3)考核和奖罚:在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定期考核包括德行和道艺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业。合格学生:奖励官职、爵位、俸禄。不合格学生:采取严正措施,说教以感化之,不停者则流放远方永远不再使用。(4)大学的教学计划: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3、小学教育(1)入学年龄:15岁是众子级不分平民子弟入学年龄(2)学习年限:7年(3)首先强调的是德行教育。三、教育内容(六艺教育)1、礼乐(1)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2)礼,包括各种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3)乐,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射御(1)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2)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3、书数(1)书指文字读写(2)数指算法、计算六艺的教育特征1、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2、集中式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3、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4、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四、西周的学校教育特点:1、学在官府2、官师合一3、文武并重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的作用(一)教育的社会作用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2、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二)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1、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2、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人的生活环境应当受到重视。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有教无类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广泛的吸收学生。教育的目地(学而优则仕)1、政治撒谎能够恢复西周的礼制,继承西周“敬德保民”的思想,祝咋好难过采用德政。2、培养从政君子,既要德才兼备又要能文能武。可以简括为“学而优则仕”。教育的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教育内容的特点:1、偏重社会人事2、偏重文事3、重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五、教学思想方法学、思、(最早提出)3、因材施教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好学乐学、不耻下问、实事求是的态度)道德教育思想(一)道德教育的内容:礼和仁(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立志:有理想有志向2、克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3、力行:言行一致4、中庸:做到恰到好处5.、内省:自我反省6、改过:关于教师的论述1、学而不厌2、温故知新3、诲人不倦4、以身作则5、爱护学生6、教学相长孟子主张:仁政1、制民之产,使人民都成为小土地所有者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好的政治即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1、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2、包含了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换言之,“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3,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而且还揭示
西周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