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冷循环中,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是必不可少的四大部件:蒸发器:制冷剂在低压(蒸发压力)下以较低的温度(蒸发温度)蒸发,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实现制冷,是向外输送冷量的设备。压缩机:是系统的心脏,起到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同时保证蒸发器在低压下运行、冷凝器在高压(冷凝压力)下运行。是输入功的设备。冷凝器:制冷剂蒸汽在高压下将从蒸发器吸收的热量以及压缩功转化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冷凝成温度较高的(冷凝温度)液体。是放出热量的设备。节流阀:将从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液体节流降压(降到蒸发压力)后进入蒸发器,同时控制和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部分。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设有一些辅助设备,如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油冷却器、空气分离器、贮液器、集油器、过滤器以及安全附件、阀门等。制冷原理从蒸发器出来的氨的低温低压蒸气被吸入压缩机内,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气,然后进入冷凝器。由于高压高温过热氨气的温度高于其环境介质的温度,且其压力使氨气能在常温下冷凝成液体状态,因而排至冷凝器时,经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氨液。高压常温的氨液通过膨胀阀时,因节流而降压,在压力降低的同时,氨液因沸腾蒸发吸热使其本身的温度也相应下降,从而变成了低压低温的氨液。把这种低压低温的氨液引入蒸发器吸热蒸发,即可使其周围空气及物料的温度下降而达到制冷的目的。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低温氨气重新进入压缩机,从而完成一个制冷循环。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冷却水是带走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再到循环水的水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冷冻水在蒸发器里被降温后,由冷冻水泵送到各个用冷设备,热交换后回到蒸发器循环使用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分析它的循环进行说明的。工作循环是指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次,缸内气体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重复原始状态变化所经过的全过程。分四个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膨胀过程吸气过程。本项目使用液氨为制冷剂,主要制冷原理为以盐水为中间介质,液氨气化吸热冷却盐水后,盐水再进入冰池周围敷设的冷却管,冷却冰池模具中的水,使其凝固结成冰块。氨制冷中,主要就是冰机、液氨贮槽、蒸发器、冷凝器。。。一般情况下,液氨通过贮槽补充到需要氨制冷的厂房中的换热设备(也就是蒸发气),在看需要的温度控制冰机得入口压力,然后气氨蒸发被冰机压缩,压缩后的压力高温气氨进入冷凝器内,一般循环水就能让气氨冷凝成液氨,冷凝后的液氨进入液氨贮槽。。然后如上循环。。。期间会有氨损,此时就要根据贮槽液位及时补充。。制冷原理冷热的概念是相对的,在制冷技术中所谓冷是指低于周围介质(水、空气)温度的状态。人工制冷是借助于一种专门装置、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迫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被冷却物,转移到温度较高的周围介质,得到人们所需的各种低温的逆自然行为。我们知道物质有各自的物理特性,如在常压下水的沸点100℃、液氨-℃、氟利昂22为-℃、液态空气为-℃、--------而且压力再降低蒸发温度也会对应降低;这些特性被人类利用作为制冷剂、又叫制冷工质;它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其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的热量而蒸发(使被冷却物降温至所需的低温),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或水而冷凝成液态(可重新参与蒸发、吸热)。要使有限的制冷工质能不断地循环利用、连续转移热量,就需要上述的“---借助于一种专门装置、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由节流减压阀(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散热器)----再连接到节流阀形成的环形密闭循环系统(即“装置“),电动机消耗电能带动压缩机运行,将蒸发器内已吸热汽化的制冷剂抽离,并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汽态工质排放到冷凝器,向流经其间的常温水或空气放热、放热后高压常温的工质凝成液态,被导流至节流减压阀、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在低压的环境中迅速吸热沸腾、汽化;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制冷的方式叫蒸汽压缩式制冷,液氨制冷属此类;都是利用制冷剂的集态变化来转移热量的,即制冷剂蒸发时吸热、冷凝时放热。载冷剂又称冷媒,是指间接冷却系统中传递热量的物质(媒介);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将所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自身重新又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间接地转移热量达到制冷目的。载冷剂是依靠显热起运载冷量的作用,而制冷剂是依靠蒸发潜热来制冷的。在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媒水作为载冷剂将制冷机产生的冷量带到各使用场所,再将热量带回给制冷机---。制冰厂的盐水作为载冷剂将制冷机产生的冷量带到制冰车间,又将水结冰所放的热量带回制冷机---。在液氨制冷系统中乙二醇起到载冷剂的作用。仅供参考在制冷循环中,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是必不可少的四大部件:蒸发器:制冷剂在低压(蒸发压
液氨制冷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