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的基本任务1、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预防性养护,提高公路的抗灾害能力,保持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2、加强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基本状况调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3、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公路行车安全、畅通,舒适。4、坚持和贯彻“科技兴交,科学养路”的方针,大力推广和运用先进的养护技术、机械装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吸收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路桥设施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5、加强公路技术改造,以适应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6、公路养护应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保护农田,保护路旁景观和各种文物古迹,推广和运用路面、桥梁、隧道等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并注意生产安全。公路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预防性养护,保持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1、公路养护工作应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公路养护工作应注重养护生产作业安全及减少对通行车辆的影响。、技术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工程等四1小修保养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的作业。保养:1、整理路肩、边坡、修剪路肩、分隔带草木,清除杂物,保持炉容整洁;2、疏通边沟,保持排水系统畅通;3、清除挡土墙、护坡滋生的有碍设施功能发挥的杂草,修理伸缩缝,疏通泄水孔,及清除松动石块;4、路缘带的修理。小修:1、小段开挖边沟、截水沟或分期铺砌边沟;2、清除零星塌方,填补路基缺口,轻微沉陷翻浆的处理;3、桥头接线或桥头、涵顶跳车的处理;修理挡土墙、护坡、护坡道、泄洪槽、护栏和防冰雪设施等局部损坏;局部加固路肩。6、拱起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气温升高时,因胀缝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板体向上隆起的现象。7、沉陷由于路基的竖向变形而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8、翻浆季节性冰冻地区,春融时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量过大,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造成路基湿软弹簧、路面破裂、冒出泥浆等的现象。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中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等6个区域。警告区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的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标志调整行车状态。警告区最小长度保证驶入警告区的车辆减速至工作区规定的限速所需要的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上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中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14、缓冲区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15、工作区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作区域。下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到正常车道的路段。18、终止区设置于工作区下游调整车辆行车状态的路段。19、渠化装置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隔离车流、人流与工作区的设施。《3路基》释义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路基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公路路面的质量,影响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规范要求,必须保证公路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这是路面坚实、平整和稳定的基本保证。路基作为路面的支承结构物,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基养护应根据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地质条
道路养护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