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组织单位:薛湖镇中心小学 组织教师:陈毛迷实施年级:四年级 一、活动主题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学生把还没吃完的馒头、面包随地乱扔,学生食堂剩饭剩菜多得惊人。土地资源有限,粮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长,粮食越来越宝贵,它是人类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因此,我们班开展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班会。 (二)课题确立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确立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课题,这个课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也是大家触目惊心,感触尤深的现象,同时也适合同学们大胆放手开展的实践活动。针对这一主题,我们师生经讨论确立了以下活动子课题。 粮食相关信息 2、粮食与生活3、 实践操作播种4、粮食浪费现象 5、粮食节约宣传活动根据确立的子课题,各活动小组根据本小组个体资源和信息,选定课题展开活动,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标 1、总目标 采用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网上查询、具体实践操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珍惜粮食的教育,让学生理解粮食来之不易,认识到爱惜粮食的意义。 2、具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多渠道、多学科的从“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粮食与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运用创新、持续发展等综合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养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准备 (一)选题分组 1、在班会上,对全班同学进行一组调查:(1) 你在学校有没有把饭吃完的经历吗? (2) 如果有的话,你怎么处理剩下的饭菜? (3) 你有不爱吃的菜吗? (4) 你怎么处理不爱吃的饭菜? (5) 你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盛饭菜吗?然后出示一系列浪费粮食的图片,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参与活动。 2、活动主要形式 (1)收集资料和信息 (2)调查研究和实验 (3)宣传、倡议 3、自由组成小组,确定研究子课题按照学生自身的兴趣、特长、自身便利条件,自由分为五个组:①粮食相关信息组;②粮食与生活组;③实践操作播种组;④粮食浪费现象组;⑤节约粮食宣传倡议组。 (二)制定计划 每小组民主推选组长,聘请自己喜欢的指导老师,制订自己小组活动计划。 四、活动实施过程 (一) 粮食相关信息组 活动目的: 1、了解粮食生产的现状; 2、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活动过程: 学生分小组①网络组②电视新闻组③报刊杂志组;各小组围绕自己的方案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收集的资料,准备交流的材料;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材料。 人增地减,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 按照历史的观念,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国家。但事实上我国耕地只有不足16亿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占用大量的耕地用来建房、修路、扩建城镇,以及工业化扩容,我们的可用耕地在逐年的递减,而我们的人口还是处于上升期。我县2005年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 ,。 随着我县对环境治理的要求,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我们的压力越来越重,加之我县耕地的后备资源又十分缺乏。所以我们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充分认识我县耕地问题发展趋势的严峻形势,正确处理好人增地减的矛盾,稳定耕地面积,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首要问题。 ②粮食生产投入不足,可比效益下降,影响粮农的生产积极性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我们很多干部都有这样认识,“无粮不稳”是经历史验证的,但是近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与农业的投入不成比例,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不足是目前的现实。粮食生产的品种还比较单一,农业科研、新品种研发推广力度与现实需求矛盾比较突出。加之粮食生产的可比效益下降,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也在减少,使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的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只有“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致使粮食生产的科学种田水平差,并且在不少地方有抛荒弃茺现象,在粮食生产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情况表明,粮食生产形势严峻,我们必须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粮食与生活组 活动目的: 解食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调查、观察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粮食来之不易,培养珍惜粮食的习惯。 活动过程: 小组分工:粮食的来源;粮食的营养 1、粮食的来源 (1)目标:通过去农村、工厂、商店等场所去了解关于食物来源,人们为食品生产所从事的各种劳动,
珍惜粮食主题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