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总结反思 凤城街道中心小学郭小杰 进入2013年11月中旬,我们参与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由王晓霞老师执教阅读教学课《燕子专列》。接到通知后,研修组的全体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对王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进行了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获多多。 一、总体感觉: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研修教研组长鞠爱宠主任制定完善了磨课计划。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王晓霞老师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情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并上传教学实录。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并已上传;磨课即将结束,教师们已经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通过这次课例打磨,提高了研修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其中具体的磨课过程最为重要,需要密切合作,集思广益。 二、关于备课 基于第一次备课,王晓霞老师在研修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执教了这节课。课后,我们召开了备课小组会议,用心聆听了大家的评课意见和建议:课堂上容易受教案的束缚,教师的评价不及时,面对学生的生成,不能也不敢及时巧妙地点拨和引导,总怕节外生枝,影响整个教学的过程。于是,根据课堂上的生成,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了修改,重新确立了教学重难点,调整了部分教学环节,随后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并在同组成员的分工观课中执教了第二次课…… 三、关于上课 上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时间安排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重、难”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1、适当取舍,选准教学切入点,以诵读为本。这篇文章很长,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引导学生直奔重点,阅读文本、深究文本,层层深入,以诵读为本,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读出形象、读出体验、读出情感、读出方法。在聚焦“救护”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播音员如何呼吁,,让学生看图想象她的动作、语言,体会她对小燕子的珍爱,学习居民们救助燕子时,让学生思考有哪些人纷纷走出了家门,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角色反复朗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燕子”一句,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居民们为了救燕子不辞辛苦,不怕困难。最后进行拓展,让学生欣赏鸟类图片,为保护小鸟设计宣传语. 2、推敲词句,体会语言的内蕴。帮助学生以各种方法感受“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这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例如:“气温骤降”这个词语以2幅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气温降得快,降得突然。“长途跋涉”这个词语的理解是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飞过了……飞过了……还飞过了……”这样的句式练习中体会到燕子飞行路途的遥远以及燕子的辛苦劳累。理解了这几个重点词语,
磨课总结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