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发展
初唐“初唐四杰”
盛唐李白杜甫“边塞诗作”
中唐白居易
晚唐“小李杜”
话题:我所了解的李白
李白其人
李白其诗
已学李白作品回顾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作者简介
天宝初,因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就很机灵。七八岁上,他父亲为了给儿子起个好名,便和他一起对诗,试一试孩子的才华。李父起头吟道:“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李母对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话音刚落,机灵的儿子便指着院中盛开的李花,朗声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父听了拍手叫绝,连夸儿子有诗才。他觉得儿子这句诗的头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而且李花洁白如雪,很有情味,于是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李白起名
余光中诗《寻李白》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诗《戏李白》
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阴山动龙门开
而今反从你的句中来惊涛与豪笑万里滔滔入海那轰动匡卢的大瀑布无中生有不止不休
黄河西来, 大江东去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有一条黄河, 你已够热闹的了大江, 就让给苏家那乡弟吧天下二分都归了蜀人你踞龙门他领赤壁
蜀道难
李白
古体诗常识简介: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祭祀、宴飨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一任务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逐渐演变,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唐代诗歌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