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代中国政党政治教学 政党政治第2课时资料教程.ppt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代中国政党政治教学 政党政治第2课时资料教程.pptx张紧跟教授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党政治2背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篇章,不仅从根本上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饱受侵略欺凌的屈辱历史,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格局的力量对比,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执政党。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以全新的角色承担起繁重的历史使命为初掌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严峻挑战。背景面对建国初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刷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除旧布新,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通过开展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和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及宣传,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逐步在全社会得以确立。一、改造农民在中国农村的现实与表达存在偏离的情况下,国家毕竟成功地发动和组织了土改运动和其后的历次政治运动,重构了乡村社会结构,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治理目标。而作为国家仪式的“诉苦”和“忆苦思甜”正是弥合农民的苦难与阶级之间、现实与表达之间距离的最重要的权力技术之一。一、改造农民在土改运动中,诉苦正是帮助中共实现民众动员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诉苦最直接的必要性在于,共产党试图确立的阶级框架与乡村社会的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改造农民由于土地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乡村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自然产物,而是外力嵌入和政治动员的结果,所以土改领导者们往往发现,发动农民斗争地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必须借助诉苦、算帐等手段才能逐步实现目标。就党的动员目标而言,通过土地再分配使农民“翻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启发群众“翻心”,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贫穷的根源在于受剥削,进而激发其对地主的复仇心理。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诉苦吐苦水”,“诉苦越诉的苦,斗争亦好发动,群众越能翻心,否则群众即是翻了身亦不能翻心”。一、改造农民土改前乡村社会中的类别和农民感受到的苦难是客观存在,关键是如何把它们转化为阶级概念。分类与归因不仅仅是阶级建构的过程,进而是社会动员的过程,也是农民的国家意识生产的过程,是造就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的过程。土改中的诉苦运动,以及由诉苦发展而来的“四清”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的“忆苦思甜”,通过对“苦”与“甜”的比照、归因,通过新旧对比、善恶判断,构成两极性的典型与象征:作为万苦之源、万恶之源的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旧社会、旧制度和作为万众救星的社会主义新国家。一、改造农民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诉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民众动员技术。通过通俗而有力的政治口号,确立了诉苦光荣的舆论空间;通过集体开会和典型示范,削弱了农民诉苦的种种顾虑;通过苦主选择和会场布置,激发了农民的愤怒与仇恨;通过诉苦与分配、诉苦与算帐相结合,打破了可能出现的僵局;通过追挖苦根和道德归罪,使农民苦难有了宣泄的对象。借助种种动员技术和策略,共产党得以将乡村民众纳入国家权力体系的运行轨道,顺利实现国家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目标。

当代中国政党政治教学 政党政治第2课时资料教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zongjuan7806
  • 文件大小430 KB
  • 时间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