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榜样的解读与启示[1].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5 卷第 4 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3 年 12 月 JOURNALOFNINGBOINSTITUTEOFEDUCATION
榜样的解读与启示
王晶晶
(宁波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院,浙江宁波 315010)
摘要:榜样教育是几十年以来中小学德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榜样示范作用发挥需要心理学机制的解读。榜样的影
响力存在有效性和局限性。榜样教育期待反思和深化。
关键词:榜样;示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 (2003) 04-0026-05
榜样(example) 是社会所期望的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因其生动鲜明的形象,能使人对行为准则、道
德规范易于理解,易于效法,特别符合中小学生爱模仿的心理特征。榜样示范法是几十年以来中小学德
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榜样的解读有助于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一、榜样内涵的解读
榜样的内涵常被人们用得非常宽泛,显示出不同的理解角度。
中国传统哲学很早就注意到榜样或人格典范的道德意义,认为榜样具有对照、激励和矫正的作用,
品德修养的提高需要外学和内省相结合。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常举先人之例,舜、周公、子产等,教育弟子
们“见贤思齐”,强调以身作则的影响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则说得更明确:
“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 如舜而
已。”
《辞海》对榜样作了这样的解释“, 榜样是指值得学习的好人或好事。”而在我国学校德育中,多把榜
样和榜样教育、榜样示范法等同,象《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版的解释,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中
这样说“: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一般有歌星、体
育明星、科学家、文艺名人、父母、英雄模范、影星、商业名人、老师、优秀学生、军事将领、其他长辈等。
在西方,榜样研究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最为有名。该理论将个体在观察学习时对社会情境中
某个人或团体行为学习的历程,称为模仿,模仿的对象为楷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楷模可分为榜样和
偶像。前者指教育者给学生树立的模仿对象;后者指学生自己主动寻求的模仿对象。榜样主要来自家
长、教师、伙伴、大众传媒、学校环境等。
榜样优秀品质的指向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我向(利他) 优秀品质,指向自己本人,如勇于进取、知识丰
富、自信、坚持不懈、知识丰富、自信、乐观等;另一类是他向(利己) 优秀品质:指向他人,如乐于助人、敬
业、爱国热情、正直无私、奉献精神等。
收稿日期:2003-04-28
作者简介:王晶晶(1969- ) ,女,浙江宁波人,宁波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小学德育理论研究。
62
王晶晶:榜样的解读与启示
根据榜样的内涵研究,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榜样的择定可以是社会、也可以是个体自身。学校教育中的榜样一般指德育方法,也称“榜样
示范法”“、榜样教育法”等等,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第二,榜样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被学习或模仿。
第三,榜样被学习的对象主要指榜样的内在品质,作

榜样的解读与启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