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当ΔB≠0,ΔY≠0时,如果工序基准不在工件定位面上(造成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的原因是相互独立的因素)时,则定位误差为两项之和,即ΔD=ΔY+ΔB;如果工序基准在工件定位面上(造成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的原因是同一因素)时,则定位误差为ΔD=ΔY±ΔB(1-3)其中,“+”、“-”号的判定原则为:在力求使定位误差为最大(即极限位置法则)的可能条件下,当ΔY和ΔB均引起工序尺寸作相同方向变化时取“+”号,反之则取“-”号。说明如下: ①当工序尺寸为H1时,因基准重合,ΔB=0。故有②当工序尺寸为H2时,因基准不重合,则分析:当定位外圆直径由大变小时,定位基准下移,从而使工序基准也下移,即ΔY使工序尺寸H2增大;与此同时,假定定位基准不动,当定位外圆直径仍由大变小时(注意:定位外圆直径变化趋势要同前一致),工序基准上移,即ΔB使工序尺寸H2减小。因ΔB、ΔY引起工序尺寸H2作反方向变化,故取“-”号。则有(1-4)③当工序尺寸为H3时,同理可知:(1-5)-1 如图1-38所示为一盘类零件钻削孔¢1时的三种定位方案。试分别计算被加工孔的位置尺寸L1、L2、L3的定位误差。图1-38以短销定位时的定位误差分析计算(1)对图1-38(a)所示的定位方案,加工尺寸L1±,定位基准也是该孔的轴线,二者重合,则ΔB=0。由于定位内孔与定位销之间的配合尺寸为22H7/g6(属于间隙配合),当在夹具上装夹这一批工件时,定位基准必然会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从而产生基准位移误差。按式(1-1)求得也即ΔD=ΔY=。(2)对图1-38(b)所示的定位方案,加工尺寸L2±,定位基准为孔的轴线,二者不重合,联系尺寸为,则有同理,由于定位副之间存在配合间隙,其基准位移误差ΔY=,而基准位移误差是由配合间隙引起的,二者为相互独立因素,则有ΔD=ΔY+ΔB=+=。(3)对1-38图(c)所示的定位方案,加工尺寸L3±,定位基准为孔的轴线,二者不重合,联系尺寸为,(特别注意同轴度的影响),故同理,基准位移误差为ΔY=。因工序基准不在工件定位面(内孔)上,则有ΔD=ΔY+ΔB=+=
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