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
姓名:甘锋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马龙潜
20080316
内容摘要利奥·洛文塔尔是在大西洋两岸享有盛誉的批判理论家、文学理论家和传播理论家。作为社会研究所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在一生的学术研究中,始终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应用于文学、文化和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在文学理论、通俗文化理论和批判传播理论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他的文学传播研究不仅揭开了西方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转向的序幕,而且有效地把批判理论、文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综合起来,“扭转了当时的研究立场,在文化社会学领域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晌E�械奈幕�芯康南惹�涂缪Э蒲芯康牡浞丁�作为批判的文学传播理论的奠基人,洛文塔尔所提出的文学传播研究的基开端,他的著作中包含的大量的深刻的文学传播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学传播学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在学术界把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集中在第一次较为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了他的文学传播理论,勾勒了他所开创的文学研究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观察当今文学现象的新视角,扩大了对文学的解释范围,拓展了文学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发展了一种针对文学传播问题的批判性、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文学传播研究范式,丰富了人们对文学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加深了对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研究。在对其文学传播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文学传播理论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出了对文学传播问题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把握大众传播语境中的文学与文艺学的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初衷,即本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本主题、理论原则和研究范式都可以被看作是批判的文学传播理论的根基上的批判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上,把对洛文塔尔的研究集中在通俗文化理论和社会传播理论上的情况下,本文独辟蹊径,选取了他的文学传播理论作为研究对象,文学传播研究范式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点,阐明了其文学传播理论对我国当代本性质和大众传播条件下出现的文学与文艺学转型现象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参照系、一个更加深厚的理论语境。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结语和正文,正文由四章构成。��哟��������������疧���://��甹��.���痸�������痑��������������甁�����,��,��.���.�������
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写作的逻辑线索。作为全文的开篇,笔者试图在导论中把洛文塔尔的文学传播理论放到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转向的语境中,放到他的理论体系中来概括性地揭示出他的文学传播理论的价值和特征。第一章概括介绍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的生成和发展。第一节是对其学术生涯的回顾,试图揭示其学术成就与学术生涯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将其学术生涯概括为四个时期进行了分析:魏玛共和国时期、社会研究所时期、美国之音时期和柏克莱时期。“洛文塔尔跨越国界的学术活动不但扩展了他的理论视野术资源。他的学术传统与马克思、黑格尔、歌德、弗洛伊德、狄尔泰、西美尔和韦伯兄弟等德国贤哲有着深厚的血脉渊源,更重要的是,他不仅继承了德国的哲学传统和人文主义范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美国实证主义的尊重,吸收了美国社会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第三节梳理了其文学传播理论的发展轨迹:从在欧洲采用批判理论对文学传播和大众接受现象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到在美国采用批判传播理论对文学进行传播学的研究,以至于综合欧美的理论成第二章主要分析洛文塔尔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视角和方法。作为第一个以“文学传播�侍馕V饕Q芯慷韵蟮奈难Ю砺奂遥�盐难�侍庾魑R恢执úハ窒蠹�以研究和把握,是其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方法论基础。在把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从传统的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研究范式里解放出来的努力中,他所使用的一整套方法都可以由传播学的观念得到说明。他之所以能够捕捉到文学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所出现的传播转向这种历史趋势;之所以能够超越批判传播学派和经验传播学派,形成独特的文学传播理论,究其根源,切入问题的全新角度和研究范式的创新不能不说是他的一个突破口。他针对大众传播条件下出现的文学转型现象以及当时各种文学研究方法的不足,综合批判理论、传播理论和文学理论建构了“理论力场�庖蝗�碌姆椒�郏�馐蛊湮难Тúダ砺勖飨缘乇�现出跨学科的研究背景以及各种理论资源在“理论力场�屑瘸逋挥秩诤系睦�论特征。他打通“批判理论和经验理论,社会科学方法和人文科学方法�某�而且为建立新的学术体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川第二节梳理了其文学传播理论的学果,建构了“理论力场�ⅰ按úチΤ�和“理解力场�纫幌盗醒Э平徊嫘约�强的范畴,从而开创出了在文学与传播的“力场’’中把握文学的本质这样一种全新的文学研究范式。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