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丹毒的护理查房总结.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丹毒的护理查房总结丹毒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丹毒的患者。一、丹毒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病和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诊断依据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丹毒病诊疗方案”。丹毒病临床常见证候:风热毒蕴证湿热毒蕴证毒热入营证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丹毒病诊疗方案”。 ,。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进入路径标准 。的患者。 ,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或者其他疾病的治疗并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住院检查项目 、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血糖心电图胸部X线片感染性疾病筛查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可选用下肢血管彩超等。治疗方法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风热毒蕴发于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肿胀疼痛,甚至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分析:风热毒邪犯上,与血分热邪蕴结,郁阻肌肤,故见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甚则发生水疱;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故皮肤肿胀疼痛,甚则眼胞肿胀难睁,或伴头痛;风热毒邪与正气相争,故见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为邪热尚在表之象。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芒硝以泻下通腑。湿热毒蕴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可伴轻度发热,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辨证分析:湿热下注,复感外邪,湿热毒邪淤结于下肢,郁阻肌肤,经络阻塞,故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热毒炽盛,腐化肌肉,故甚者可至结毒化脓、肌肤坏死;湿邪中阻,故见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湿性粘滞,与热胶结,故易反复发作。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方药: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肿胀甚窄或形成象皮腿者,加苡米、防己、赤小豆、丝瓜络、鸡血藤以利湿通络。毒热入营证: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治法:清热解毒、镇痉开窍。方药:紫雪散。并针对风热、湿热辩证口服普济消毒饮或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 ,1日换一次。7天为1疗程。外用药物过敏者禁用。皮肤坏死者,若有积脓,可在坏死部位切一二个小口,以引流排脓,掺九一丹。 :砭镰法:用七星针或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放血泄毒。针灸疗法:主穴:地机、血海、三阴交、丰隆、太冲、阿是穴、四缝。亦可配合拔火罐,以减少丹毒的复发,此仅适用于下肢丹毒。完成路径标准红肿热痛基本消失,患者无发热。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需要明确异常原因,可能导致医疗费用增加。 ,治疗期间疾病发作或加重,需要治疗,可导致医疗费用增加,或退出本路径。,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退出本路径。二、丹毒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丹毒病(TCD:BWC080)和丹毒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标准治疗时间≤7天实际住院时间:天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选择题 A1型题 A昏迷者B患儿C口鼻手术者D呼吸困难者E肛门手术者 A颅内压增高B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D急性左心衰E心源性休克 A发热者B房室传导阻滞者C洋地黄中毒 D心房纤颤者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A呼吸过速B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 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过紧C袖带过宽 D袖带过松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 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 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 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 ABCDE A2型题 ,女,27岁。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高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是A 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

丹毒的护理查房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19070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