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中小企业,调研报告浙江省中小企业新情况新问题调研报告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受复杂多变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以来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新困难。近期,媒体多次报道我省中小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国家工信部领导专门批示我局,要求跟踪了解、监测分析。为客观掌握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我局专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温州、台州进行调研,并结合11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总体是好的,也确实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更多的属于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为一种“转型中的烦恼”。现将调研结果专题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我省中小企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继续朝着转型升级的预期方向发展。一是生产延续了去年以来高增长的态势。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12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二是效益保持了较高水平。一季度,我省中小企业利润仍处于快速增长区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利润达到亿元,同比增长%;税收同比增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亿元,增长%;税金总额亿元,增长%。一、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新特点今年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开局良好,各地把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创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更“重”了,发展更“集约”了。4月份,中小企业轻、重工业增加值为亿元和亿元,分别增长%、%。重工业增幅高出轻工业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6%。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化学纤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装备制造和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速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一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为%,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其中,满负荷生产的企业占%;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业占%,利用率在50%以下的企业仅占%。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成为各地发展的着力点。今年以来,全省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净利润和上缴税金等指标都保持了快速增长,不少中小企业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新产业取得了新突破,发展态势良好。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小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开始承接外地产业转移,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如萧山区1-4月份,优势成长型工业企业和苗子型工业企业产销两旺,活力充足,销售产值增幅分别达到%和%,高于全区规上平均增幅和13个百分点。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明显成效。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我省中小企业传统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一季度,纺织服装、纺织业、塑料制品、食品等主营收入分别增长了%、%、23%和22%,特别是纺织服装行业利润同比增长%,高出全省中小企业平均利润个百分点。总体上看,一季度虽然我省中小企业亏损状况虽有所加重,但传统行业的整体效益仍保持了较高水平。融资环境改善取得明显成效。各地针对“融资难”问题,积极应对,从多方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强机制建设,成立了金融服务办公室,健全与金融机构的常态交流协调机制。温州市构建银政企担“四位一体”的融资机制,建立了各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定期联席制度,明确中小企业贷款责任目标。加大财政扶持,各地加强了财政激励机制建设,加大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建设小企业专项贷款融资平台,成立了各类企业应急救助基金。诸暨市专门设立“助推中小企业专项贷款”3亿元,成立了“中小企业专项贷款推介办公室”。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在首届“浙融会”取得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浙融会”品牌,使之成为我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创新平台;积极组织省内中小企业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引导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温州鼓励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形成“首发”与“买壳”上市两轮驱动局面。拓宽间接融资渠道,我省与邮储银行开展战略合作,3年新增小企业贷款300亿元;舟山针对地域产业特色,加快开展在建船舶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等业务;嘉兴推出了排污权抵押、专利权抵押、仓单质押等新产品。加快融资服务创新。我省在南浔建立全省首个产业集群融资服务平台;温州成立了国内首家民营企业发起的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服务企业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各地继续深化“双服务”专项行动,都梳理出企业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舟山市针对建立服务中小企业长效机制,重点开展政策法律、要素保障、市场拓展、帮困减负和转型升级等专项服务。金华市开展“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活动,把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推进公共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组织开
仙居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