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代码 10475
学号 104753100398
分类号 H035
硕士学位论文
网络用语“X 哥”及相关现象研究
学科、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 语言学理论及应用
申请学位类别: 文学硕士
申请人: 王静
指导教师: 董秀英副教授
二〇一三年四月
The Research on work Language "X+gē"
and the Related Phenomenon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By
Wang Jing
Supervisor:Prof. Dong Xiu ying
Date
April, 2013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大量的新兴词语通过网络不断涌现
并迅速传播。尤其是,以某个中心词为标记而形成的词语族大量出现,时刻反映着社会
的变化和发展。本文以“X 哥”这一具有鲜明特征的词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之上,对“X 哥”这一词群的结构、语义以及认知方式进行分析,来进一步了解
这一词群的特征。与此同时,兼论网络中出现的其他“X+亲属称谓词”形式,与“X 哥”
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探讨出“X 哥”或“X+亲属称谓词”形式在网络中产生、发展的动
因。
首先,本文从词汇学的角度,对“X 哥”的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与分析。为了达到
最好的表达效果,在音节上“X”并没有任何限制,跨度很大。“X”的词性特征和短语
类型也非常的丰富,都能够很好的来指称人物对象。“X”的功能类型也具有开放性,无
论是哪种功能性的形式,都可以充当“X”。“X 哥”句法功能上,除了能够主语、宾语外,
“X 哥”还能够受副词修饰,并且能够充当定语。
其次,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对“X 哥”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在网络中使用和传
播的“哥”较之于现代汉语中的“哥”,其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发生了一些改变。不仅
理性意义呈现出多面化的特点,色彩意义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另外,传统的“X 哥”
作为通用词语是不带有语体色彩,但网络中的“X 哥”部分出现在纸质媒体中,带有了
书面语色彩。
再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X 哥”的认知方式进行了分析。绝大部分
的“X 哥”的衍生是通过转喻的方式,只有个别词语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衍生的。
此外,本文也对“X+亲属称谓词”的其他形式的特征也进行了分析,如“X+姐/妹/
弟/嫂/爸/妈/叔/爷/奶奶”等。并同“X 哥”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可以看出,在网络中,
“X+亲属称谓词”形式中的亲属称谓词,都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轨迹。然而“X 哥”形式
与“X 姐/妹/弟/嫂/爸/妈/叔/爷/奶奶”形式相比,无论是在数量上,语义上还是结构
上,更富有创造性和流行性。
最后,本文以“X 哥”的产生发展为例,分析了“X+亲属称谓词”在网络中产生并
I
流行的动因。“X 哥”形式的产生并流行实际上是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在网络空间内的表
现。除此之外,语言内部经济原则以及类推机制的共同影响,是“X 哥”形式产生并流
行的语言因素。再加上社会大众对一些时下热点问题的普遍关注,大众审美观的变化,
都促成了网络用语“X 哥”形式的产生并迅速流行起来。
关键词:“X 哥”族新词语;结构分析;语义分析;认知分析;发展动因
I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exchanges of people,
a lot of new words have ing into work and spreading rapidly through it. In particular, it
makes a word as a center to form some new words of the language, always reflects the
socialchangea
网络用语“X哥”及相关现象研究(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