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吐蕃王朝分裂时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吐蕃王朝分裂时期自朗达玛被杀,吐蕃王室内部争权,致王朝分裂,,至元初八思巴封为帝师,受供十三万户,建总制院以前,即公元一千二百七十年为止,其分裂时期,共约三百余年。阿里王系尼玛贡逃于阿里建立王权。彼生三子。长子白德日巴贡据孟域;次子扎西德贡据布让;三子德祖贡据象雄。德祖贡有二子即柯热与松额。兄出家名耶协沃[注释:耶协沃:又称拉喇嘛•耶协沃。凡王族出家人名前均加“拉”字,是一种尊号。他未出家前曾娶妻生有二子,即纳嘎热咱和德瓦热咱。他后半生因阅读先祖史册,心生感慨,奋然立志欲继承祖先宏法事业,遂出家为僧。此时已无传戒经师,他只有在佛像前为自己授戒。曾建托林吉祥神殿,派遣二十余名聪慧少年赴迦湿弥罗学经,培养出了大译师有仁软桑布、小译师扎九喜饶等人,对于佛教大作饶益。耶协沃为欲迎请班智达来藏宏法,曾往印度边区觅金,不幸为边地伽尔劳王所擒,索取多金不获,遂被害(《汉藏册府》216-218页)。《青史》说耶协沃系带兵攻打伽尔劳,战败被擒,伽尔劳要他放弃信仰佛教,否则以身相等之黄金来赎则释(《青史》300页]。斯时前宏佛教趋于衰落,迎请班智达之规,亦已废弛。历经多时,始有尼婆罗一善巧译师名勒汝哲,迎请班智达•查拉仁瓦与米底二师来藏。勒汝哲忽卒于途中,二师不解藏语,遂致长时流落藏地。米底曾于道那[注释:道那:道那河的河谷地区,在日喀则的西北,南木林县的西边]作牧羊人,久之,始遇一有识之士,二师方能行至朵康,略开讲听之宏法事业。米底曾著有《语门利刃论》。盖此时藏地誉为法师之人,多于经教缺乏智眼,乃骄慢愚鲁之辈,审观此情,诚如萨迦班智达所云:“如果去到独足国,两足反不算人类”。又云:“所谓旃檀虽胜金,愚者以之作木炭”。此诚真实不虚之语也。拉喇嘛耶协沃迎请东印度班智达达磨波罗来藏,广宏毗奈耶之讲解及实修。其随行弟子有三波罗。所传律戒则称为上路律传[注释:上路律传:藏人习惯称西北为上,东南为下,因为康藏几大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的,故甘青藏区称为朵麦,属下路,阿里称为堆,属上路。律戒是佛教的根本,朗达玛灭佛,破坏佛制,首先破坏僧相。佛教重兴,则以恢复戒律传持为其重要标志。故达摩波罗等从阿里开创的戒律传承,则称为上路律传,喇钦布、贡巴饶色等从朵康开创的戒律传承,则称为下路律传]。柯热之子拉德迎请班智达•苏布提室利辛地广译“波若”类经论。复依止大译师仁钦桑布作为顶首供境师。仁钦桑布,生于谷格之娘旺热那渚村,两岁时则能诵梵文声韵咒字,并于地上作画,示现种种奇迹。故其前生决非愚昧如羊之辈,而乃班智达之世代转世者。其受鼓动去印游学之因,先是有一化缘班智达,不解诵读梵本,桑布心生烦闷,乃就树荫假寐,梦中见一具足空行德相妇女与之言曰:“迷恋故乡入魔网,如蚕吐丝缚自身,若入欲求解脱道,当往北方迦湿弥,如水奔流印东西,教诲译藏方为安”。师经此指点,作为增上因缘,曾多历艰辛,始抵迦湿弥罗国。旋至迦拉卫日城,遇一婆罗门,相其手纹,则为之祝福赞颂。又运用“如意宝珠神行法”,至达玛拉萨里达罗城,拜谒班智达•高羯罗哇玛,听受瑜伽续及其修法教授,译成藏文。并在众多班智达前请教决疑。方拟回藏,依梦兆指点,又往访那若巴、迦玛拉古布达、阇那米扎等诸大德,听受难以数计之甚深和广大经论教授。总共依止班智达大师约七十五人,可谓已达经论教诲之彼岸,佛教

吐蕃王朝分裂时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2-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