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改革工作总结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全力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着力推进农业"五优工程",认真落实农村政策,先后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严重病虫灾害和秋季长期低温阴雨灾害,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势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5元,比上年增52元。主要农产品除粮食因面积调减产量有所下降外,棉花、油料、水产、畜牧、蔬菜、瓜果等骨干农产品产量均比上年增长。全市粮食总产亿斤,比1999年减%;棉花总产186万担,增%;油料总产万担,增%;蔬菜总产万吨,增%;生猪出栏万头,增%;家禽出笼3002万只,增%;水产品产量万吨,增%。乡镇企业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同步提高。截止11月底,全市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营业收入293亿元,增%;实现利税亿元,增%。一、坚持抗灾夺丰收不动摇,确保农业增产丰收 XX年我市干旱、阴雨、病虫等自然灾害交叉重叠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十分不利影响。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全抗全保的思想不动摇,立足抗灾夺丰收,全市共组织抗灾生产活动近20次,下发传真通知9份,做到有旱抗旱,有涝排涝,有虫治虫,有病防病,夺得了抗灾生产的全面胜利。一是搬大水抗大旱。XX年入春以来,我市气候异常,久旱少雨,3月至5月23日,全市累计降水比历年同期减少46-67%,受旱面积达532万亩,其中严重受旱346万亩。各级党委政府实行大员上阵,广辟水源,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加强督办,做到了抗旱生产两不误。全市先后投入抗旱领导4274人,成立巡回督办协调组53个,投入劳力98万人,资金近亿元,机械万套、万千瓦,累计提引水亿立方,抗旱面积达647万亩次,把旱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二是及时组织病虫防治战役。由于病虫害越冬基数高,加上持续高温干旱和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发生。全市各级先后组织了早稻一代二代螟、中稻稻纵卷叶螟、第三、第四、第五代棉铃虫等重大防治战役。特别是在棉铃虫防治上,全市上下认识早、行动快、力度大、工作环节抓得紧、防治战役组织及时。全市共组织592个督办组,投入119名县市区领导、6129名乡镇干部、16744盏高压汞灯、123万农村劳动力开展棉铃虫防治战役,采取汞灯诱蛾、药物防治和人工捉虫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控制了危害损失。三是狠抓抗灾秋播。9月初至10月28日,长期低温阴雨给我市秋播生产和棉花采摘、晚稻收获带来十分不利影响。全市共组织了近10次大型活动,开展了5次检查督办。经过艰苦努力,全市共完成秋播总面积637万亩,比市计划增加47万亩,其中油菜播栽面积350万亩,比夏收面积增加万亩,且基本实现了"双低"优质化。二、坚持市场取向和效益优先原则,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XX年重点狠抓了“五优工程”实施,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呈现三大可喜变化。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调减为万亩,比上年减117万亩;油料面积增加到万亩,扩大万亩;棉花呈恢复性发展态势,种植面积万亩,增加万亩;瓜果菜、畜牧、水产等多种经营继续稳步发展。各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搞 XX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暨 XX年工作打算 xx市委农工办 XX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统筹城乡突破年”为抓手,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XX年,预计全市实现社会生产总值58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8608元,增长10%。一、工作进展情况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果品蔬菜、饲料畜禽、桑蚕丝绸、粮油食品、花卉苗木五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先后开工建设了aa、、dd等农业龙头项目30个,其中过亿元的4家,千万元以上的13家,ee、ff等6个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运营,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26家,其中规模以上88家,饲料生产、肉禽屠宰、农副产品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50万吨/年、40万只/日和200万吨/年。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实现年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和%;累计带动各类作物基地108万亩、农户万户,实现农民增收亿元、出口创汇4753万美元。二是基地建设膨胀升
农业农村改革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