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定级技术报告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技术简报第30期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XX年11月18日近期,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28号文件精神,国家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及时召开了座谈会,进行学习讨论。现将有关学习体会刊登如下,供参考。一、国发[XX]28号文件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必须保证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完善征地补偿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制订并公布各市县征地的统一年产值标准或区片综合地价,征地补偿做到同地同价。严格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实行补充耕地监督的责任追究制,国土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负责对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并对验收结果承担责任。二、学习体会和认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解读李天杰赵烨最近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简称《决定》,不仅是项有关土地管理,而且是涉及宏观调控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方针性政策,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背景 2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得到显著的提高。但我国还是一个拥有9亿农业人口、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且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持续的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基本建设占地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并在许多地区出现农村人口“弃农离农”的现象。以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恶化为特征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问题之一。有数据显示,1997年到XX年期间我国耕地减少9542万亩,补充耕地3378万亩,净减少6164万亩,年均减少1027万亩;自1997年到XX年,农民收入每年平均只增长4%左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半;失去耕地的农民,不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就业和社会保障均无着落。因此,国务院28号文件明确指出“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有效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由于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带来的盲目投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非法圈占土地、滥占滥用耕地的严重现象;才能在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同时,保障我的不断改善。二、创建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深刻认识保护耕地的极端重要性国务院28号文件的核心是对耕地数量与质量的保护。耕地是农用地中最需要珍惜的优质土地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耕地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并且还需要人类持续劳动和大量物质能量投入所构成的培肥过程,可见耕地的形成不易。将其流转为建设用地,易如反掌;而逆转为耕地,则将付出巨大代价。我国耕地的突出特点,一是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水平;二是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耕地是9亿农民的主要生产和生存手段,耕地用途的流转和改变,是涉及农业发展和农民权益,从而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是党和政府在努力把握环境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国务院28号文件提出“本着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严格依法管理土地,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它是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含观念意识上的巨大改变,也是把我国从粗放的消耗资源、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三高一低”推动经济增长的道路,转向为资源节约型、低投入、无污染和高效益,使人类、自然环境,社会之间关系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现代化”之路。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首先,,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批权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不得下放土地审批权。这从源头上制止了乱批、乱占耕地的非法行为。其次,
农用地定级技术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