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鲁教版历史七上《戊戌变法》课件2.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这三幅图表揭示了什么主题?
1895年《______条约》主要条款
赔巨款
白银2亿两(清3年/日4年收入)
割领土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设工厂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影响: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这三幅图表又揭示了什么主题?
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日代表日本。
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国别
租借地或割占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
长城北和新疆
法国
广州湾
两广和云南
英国
“新界”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导言:
假如你是19世纪末的一位知识分子,面对此种现象,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又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哪?
救亡图存
引进技术
改变制度
民族危亡
中国岌岌可危,变法呼之欲出……
?
?
重大改革回眸(九)
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阅读思考:
一、为什么要变?
二、变什么?
三、康梁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四、怎样变?
五、变的结果如何?
六、变的意义是什么?
一、戊戌变法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2目)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维新思想的发展
①代表:王韬、郑观应(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
②主张:(经)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政)建立君主
立宪制;(文)兴办学校
③评价:没有形成系统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为什么要变?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王韬和郑观应
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社会基础)
戊戌变法
维新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
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
甲午战败
甲午战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
二、维新思想的积极传播与实践者(第2目)
资产阶级维新人士的思想核心:回顾必修3
维新代表
维新思想的核心
思想核心
或特点
康有为
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梁启超
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变科举
谭嗣同
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宗法等级制,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严复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变法才能救亡
移花接木法
鸣锣开道者
倡民权
冲决网罗-抨击旧制
借用社会进化论观点

鲁教版历史七上《戊戌变法》课件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文档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