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学
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戴爱平(讲师)
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
生命论
义务论
美德论
功利论
人道论
第一节生命论
生命神圣论
生命质量论
生命价值论
一、生命神圣论 (theory of sanctity of life)
(一)生命神圣论是什么
1、定义
生命神圣论是指人的生命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伦理观念及其理论。
2、生命神圣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1、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已萌发了生命神圣论的观念。
2、由于自然科学不发达和宗教的产生,把生命神圣论推向了极端。
3、近代医学的发展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生命神圣论得到了系统化、理论化的发展。
生命神圣论
3、生命神圣论的历史意义
(1) 唤醒人们关心、重视生命的良知,促进民族的生存与繁衍。
(2) 从道德的角度强化了医学的宗旨(即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命和健康),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3) 为医学人道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生命神圣论
4、生命神圣论的缺陷
(1) 只注重人类的人口数量,忽视人口的质量。
(2) 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和医学新技术的开展。
(3) 严重影响卫生资源的分配。
生命神圣论
二、生命质量论
(一)生命质量论是什么
1、定义
以人的自然素质(体能和智能)的高低、优劣为依据,衡量生命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存在的价值的一种伦理观。
2、生命质量的出现形式(生命质量的标准)
描述性概念(主要质量):
(指人的身体和智力状态,也可称为人性素质)
评价性概念(根本质量):
(指生命的目的、意义及与他人在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作用)
规范性概念(操作质量):
(利用智商、诊断学的标准来测定智能、生理方面的人性质量)
生命的某种客观特征或性质,以描述某一患者现在以及未来的生存状态。
对客观生生命特征或性质的感受和意义评定,以揭示具有相应生命特征的某一患者的价值状态。
对客观生命特征或性质是选择维持还是选择结束的参数,以揭示具有相应生命特征的某一患者的命运状态。
生命质量
(二)生命质量的评定
1、评定内容
首先, 是死亡现象中的生命质量评定
其次, 是疾病状态中的生命质量评定
最后,是健康状态中的质量评定
生命质量
护理伦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