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元四家看南北宗的形成与特点.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元四家看南北宗的形成与特征-哲学从元四家看南北宗的形成与特征 周雷(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0)摘要: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是中国5个影响绘画史形态转变的画论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董其昌其人其论受元四家的绘画与理论影响较大,而元四家的排序和构成也与董其昌有密切关联。从元四家画论到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形成,具有紧密的历时性关联,研究其中的交互关系和影响对明晰南北宗论的核心思想及其艺术史中的地位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元四家;南北宗;董其昌;形成特征中图分类号:J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94-03中国山水画是从唐宋年间跃居为中国画坛主流的,从唐代确立了十三画科,到宋代山水为尊,山水画在元代之前完成了材料、分科、技法完善的基础部分,到元代中国山水画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山水的高峰。通观中国古代绘画史,山水画的成就高峰与其从事者士人地位的低下社会状况形成矛盾的史学景观。元代是异族统治中原的朝代,政治原因社会阶层将中国一直以来地位高高在上的士人划分为三等、四等人,限制其仕途与官职。这样造成大部分的士人无所事事又内心愁苦,既不能著书立说招致祸端,就有大批士人寄情诗书画艺,形成了元代中国绘画发展的成熟高峰。此时元代画家有意摒弃了前朝历代绘画作品中刚烈的画风,而追求简淡冲远、高逸飘渺,其原因是这种画风符合元代集体的文人苦闷心境:政治无望、社会地位低下,才情难付国事。既然不能兼济天下,只好独善其身,写诗编戏,挥毫作画。元四家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应运而生,4位不同社会背景的画家形成了统一的画风,共同表达了时代风貌,又各自具有突出鲜明的绘画风格,其绘画实践和思想直接影响到明朝董其昌的绘画实践和艺术思想形成,影响到了中国最负盛名的绘画艺术思想南北宗论的形成,研究元四家与明代董其昌的关系能够明晰南北宗论的核心理论概念,对南北宗论这一影响了中国绘画形态的重要画论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一、元四家与南北宗论提出者董其昌的生平研究论述元四家与董其昌南北宗论的交互关系,首先要明晰董其昌、元四家的生平及代表作。元四家是后人对代表着元代山水最高成就4位画家的总称,目前被认定的元四家是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其中黄公望(1269-1354年)是四家之冠,因他不仅成熟了写意山水的程式,更独创了浅绛山水,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代表作品是浅绛水墨画《富春山居图》。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一直隐居不仕,慕道好佛,精于山水花木,创渔夫系列题材,代表作品为《渔夫图》。王蒙,生年不详,卒年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笔法繁复,代表作《青卞隐居图》。倪瓒(1306-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代表作有《渔庄秋霁图》等。四家中黄公望与倪瓒的影响最大,倪瓒与王蒙并称疏密二笔,4人各有特色而又有相似的艺术追求,共同形成了元代中国写意山水的高峰。董其昌则是明晚期重要的画家和理论家,明代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县),生于1555年,卒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谥号文敏。董其昌在而立之年后考中进士,供职于翰林院,后担任皇宫讲官,历任湖广副使、南宫同考官等。明中后期党祸倾轧,董其昌为独善其身,多次请辞未果,便常借编修之名隐居乡野。董其昌做官也许并非是好官,以明哲保身为基本立场,并多次遭遇因考纪、占

从元四家看南北宗的形成与特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pod0a
  • 文件大小161 KB
  • 时间2019-0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