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上册)
冀教版小学语文
天山资料
课外拓展
品读感悟
初读课文
七月的天山
3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
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
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
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
地了。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
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
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
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课文简介
天山美景
初次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七月的天山
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品读要求:
。
: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
进入天山
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
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太阳光透过云彩,把
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作者把雪峰比
作白缎子,云彩的影子比喻为银灰色的花朵,
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比喻
是多么的恰当。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飞泻”、“冲激”、“抛”连用三个动词写
出了雪水流动的气势磅礴。把融化的雪水比喻
成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比喻成
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见景象多么壮观、美丽。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七月的天山》课件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