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区环境保护规划》(2016—2020年)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2016年12月目录一、“十三五”环境保护的基础与形势 4(一)“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 4(二)“十三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三)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 9二、环保规划目标及指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三)规划目标 14(四)指标体系 17三、主要任务 18(一)加强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9(二)强化噪声污染防治,提高声环境质量 21(三)加强水污染防治,提高水环境质量 22(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提高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25(五)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降低环境污染损害隐患 28(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 30(七)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35(八)加快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6四、重点建设项目及效益 39(一)重点建设项目 39(二)效益分析 39五、保障措施 40(一)政策保障 40(二)机制保障 40(三)科技保障 41(四)社会保障 41(五)经济保障 41(六)组织保障 42一、“十三五”环境保护的基础与形势(一)“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十二五”期间,成华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区委、区政府在“十二五”期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城区”为统领,实施城乡生态绿化工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建设,持续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于2014年建设成为四川省省级生态区,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持续实施扬尘整治“三大工程”(道路硬化、裸土覆盖、绿化带提档降土),加大“北改”重点工地监管力度和联合执法查处力度,强化对各类建设工地监管,有效控制扬尘污染。道路硬化、裸土覆盖均达到100%。建立健全街道和环卫作业公司监督考核制度,提高城市保洁机械化作业水平,确保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5%以上。继续开展绕城高速路环线内燃煤整治工作,大力开展清洁能源改造,积极推行燃煤补贴。在全区范围内加大秸秆禁烧巡查力度,在巡查空间上不留死角,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引导开展多渠道秸秆利用。开展油烟自动监测试点工作,通过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治理设施验收行政审批等手段,规范饮食业油烟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区内沙河、东风渠河道水质,促进集城市生态、人文景观、防洪排涝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河流生态系统的逐步形成。进一步加大沙河流域市政管网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完成“二污干管”河堤滑坡段铺设,完成川陕路至方家河等污水主干管建设;推进污水临时泵站建设,解决万科及理工大学片区污水输送“瓶颈”。按照“全域截污、综合治理”原则,深入实施方家河等9条河道的深度治理,对河道沿岸的工业企业、饮食服务业、建筑工地等排污单位进行环保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向河道违法排污的行为。加强自来水二厂、五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坚持每周巡查制度,逐步完善应急保护措施和物资储备,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城市声环境质量。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控制发展和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工矿企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影响呈逐步减小趋势。以交通噪声污染源为重点,从强化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加强城市声环境质量管理、强化监管支撑能力建设、夯实基础保障条件以及抓好评估检查和宣传教育6个方面开展成华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2015年,通过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相关措施,完成《成华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中目标任务。,着力推进重点排污企业治污技改工程建设,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企业。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新上项目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和“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以及列入国家明令淘汰类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加强了对建材、塑料制品等制造业的大气污染监管,有效降低了工业大气污染对全区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规划》(2011-2015年),作为生态城区建设的指导。明确重点开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为不同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有效促进了我区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的控制,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有效促进了我区生态环境
成都成华区环境保护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