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有关资料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的骄傲。如将各朝代所修长城加起来总长有10万余里(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明代修筑的长城,总长12700余里),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中国长城以其历史悠久,长度惊人,工程浩大和建筑高超四大特点而名闻中外,成为举世著称的旅游胜地之一。不到长城非好汉,许多访华来京的外国元首、高级官员,以及其他无数中外旅行者几乎都要亲临长城游览一番,以便饱览万里长城的宏伟雄姿。据美国登月宇航员报告,他们在月球上凭肉眼遥望地球,只能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和荷兰的围海大堤,(已证实此消息不实)可见长城不愧为天下古今奇观啊!
远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我载。公元前七到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吞并,形成群雄并立不断混战的局面,他们在自己的边境,先后筑起长城以自卫。如楚率先在南阳地区筑方城数百里;齐则在山东从平阴到东海边琅琊台筑长城,又沿黄河故道筑堤为城;中山、魏、韩、燕、赵、秦等国,各修筑长城数百里至数千里。当时长城总长已上万里,不过是分散各自独立而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方面拆毁诸国间的长城,另一方面为防北边匈奴,又调动军民上百万人,命大将蒙恬督筑长城,西起洮河沿黄河向东,再按原秦、赵、燕长城走向一直到辽东,绵亘万余里,成为我国最早的万里长城。
西汉时,北部的匈奴族更强盛,屡向南犯,汉朝除采取通好、和亲及出击等手段外,并着手大规模兴筑长城以固边陲。除修缮秦长城外,西面更增筑河西、玉门关、居延泽等长城。北出雁门,五原阴山,东循燕秦长城,从辽东到最西的玉门关,长达两万余里。并列亭西至楼兰,北至胪朐(乌兰巴托东北地区),规模远逾秦代。东汉初北防鲜卑、西防羌戎,又在西汉长城以内,大兴障塞堠坞,总长也达万里以上
。两汉时期一北一南所筑长城,是历代规模最大的。
此后,北方各族逐渐进入华北、关中,直至中原,建立起北朝政权,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先后在黄河套以北东至辽西地区,修筑了多重的长城,纵横交错,总长也上万里。隋统一全国后,在黄河中上游由云中经五原、榆林、宁夏至陇西,筑长城四五千里,与北朝在东部的长城正好构成又一体系。
唐代国势强盛,长城以北以西的各部族都归附通好,因此未筑长城,仅在阴山内建“受降城”三座,东西互距四百里,并连以城障;在甘肃西部复筑瓜州故城。这时,东部的高丽为了防唐,在我国东北由扶余、开原、新宾至朝鲜大同江口筑长城二千余里。
宋、辽、金时期,华北
长城的有关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