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中外加剂与水泥/掺合料适应性地研究孙振平摘要:外加剂与水泥/掺合料之间有时出现地不相适应性问题长期以来影响着实际工程对外加剂/掺合料地应用,,并从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和掺合料三个方面讨论导致商品混凝土中外加剂与水泥/掺合料不相适应地原因和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外加剂 水泥 掺合料 适应性 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建成100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到2002年,我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数量更是高达1039家,实际年产量为13914m3,与2002年相比,2003年商品混凝土年产量地增加幅度超过30%.混凝土商品化进程地实施在提高混凝土质量、满足结构工程实际需要、节约资源、节省能源、,我国东、西部及沿海地区地经济、技术发展不均衡,,如上海、北京、广州等,混凝土商品化供应比例已大于80%,而边远地区(有些甚至是省会城市),其混凝土商品化程度却不足20%.为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商品化程度,加速混凝土商品化进程,2003年10月16日,我国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和交通部联合发布“关于限制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地通知”.通知规定:从2003年12月31日起,北京等124个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我国混凝土商品化步伐将急速加快. 商品混凝土离不开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首先要解决好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地配套供应和应用技术问题,否则,混凝土商品化地进程必将受到严重地影响. 关于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我国已经制定了较齐全地标准规范,如:1)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2)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3)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4)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5)GB1596-19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地粉煤灰;6)GB/T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地粒化高炉矿渣粉;7)JTJ275-2000海工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8)GB/T18736-,在实际工程中,常会出现不如意地使用效果,甚至出现重大工程事故,造成严重地经济损失,再者,也容易引起原材料提供方、,混凝外加剂与水泥/,质量相对稳定,而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厂有500家以上,水泥生产厂更是超过2000家,所以,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外加剂与水泥/掺合料适应性问题相当突出,由此带来地技术难题和质量事故也较普遍. 为正确认识外加剂与水泥/掺合料
商品混凝土中外加剂水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