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报告单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4、了解PID调节器对液位、水压控制的作用。本实验采用计算机PID算法控制。首先由差压传感器检测出水箱水位,水位实际值通过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后,被输入计算机中,最后,在计算机中,根据水位给定值与实际输出值之差,利用PID程序算法得到输出值,再将输出值经过D/A模块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而控制电机转速,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实现水位的计算机自动控制。被控对象本实验是单容水箱的液位控制。被控对象为图1中的上水箱,控制量为流入水箱的流量,执行机构为调节阀。由图1所示可以知道,单容水箱的流量特性: 水箱的出水量与水压有关,而水压又与水位高度近乎成正比。这样,当水箱水位升高时,其出水量也在不断增大。所以,若阀V6开度适当,在不溢出的情况下,当水箱的进水量恒定不变时,水位的上升速度将逐渐变慢,最终达到平衡。由此可见,单容水箱系统是一个自衡系统。三、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物理模型电动调节阀包括执行机构和阀两个部分,它是过程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电动调节阀接受调节器输出4~20mADC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输出轴的角位移,以改变阀节流面积S的大小。图2为电动调节阀与管道的连接图。图2 图中: u----来自调节器的控制信号θ----阀的相对开度s----阀的截流面积 q----液体的流量由过程控制仪表的原理可知,阀的开度θ与控制信号的静态关系是线性的,而开度θ与流量Q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四、单容水箱系统PID控制规律及整定方法数字PID控制是在实验研究和生产过程中采用最普遍的一种控制方法,在液位控制系统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本章主要介绍PID控制的基本原理,液位控制系统中用到的数字PID控制算法及其具体应用。PID控制原理一般,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控制。常规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系统由模拟PID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图3模拟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PID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是根据给定值r(t)与实际输出值c(t)构成控制偏差 et=rt?c(t)(3-1)将偏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通过线性组合可以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故称PID控制器。它的控制规律为 ut=KP+T0e(t)dt+ I 11 TDde(t)dt (3-2) 写成传递函数形式为 GS=KP(1+TS+TDS)(3-3) I 1 式中KP——比例系数;TI——积分时间常数;TD——微分时间常数; 从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超调量和稳态精度等各方面来考虑,PID控制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 1、比例环节用于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调节精度。KP越大,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系统的调节精度越高,但易产生超调,甚至会导致系统不稳定。KP取值过小,则会降低调节精度,使响应速度缓慢,从而延长调节时间,使系统静态、动态特性变坏。 2、积分环节主要用来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TI越小,系统的静态误差消除越快,但TI过小,在响应过程的初期会产生积分饱和现象,从而引起响应过程的较大超调。若TI过大,将使系统静态误差难以消除,影响系统的调节精度。 3、微分环节能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其作用主要是在响应过程中抑制偏差向任何方向的变化,对偏差变化进行提前预报。但TD过大,会使响应过程提前制动,从而延长调节时间,而且会降低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 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理论设计法,即根据广义对象的数学模型和性能要求,用根轨迹法或频率法来确定调节器的相关参数,另一种方法是工程实验法,通过对典型输入响应曲线所得到的特征量,然后查照经验表,求得调节器的相关参数。工程实验整定法有以下四种,本次试验采用经验法: 将控制系统液位、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来分类,则属于同一类别的系统,其对象往往比较接近,所以无论是控制器形式还是所整定的参数均可相互参考。表一为经验法整定参数的参考数据, 在此基础上,对调节器的参数作进一步修正。若需加微分作用,微分时间数按TD=TI计算。 1 1 4单容水箱液位组态控制实验报告学院:自动化学院班级: 学号: 姓名: : :单容水箱实验原理 1、实验结构介绍水流入量Qi由调节阀u控制,流出量Qo则由用户通过闸板开度来改变。被调量为水位H。分析水位在调节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直接在调节阀上加定值电流
单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