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阮社小学诸琴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在今天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但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惭愧。说真的,真是静不下心来看一些教学书刊。因为今天要坐在这里交流,所以在一个星期内看了,且书中的某些章节已反复读了几遍,但依然觉得意犹未尽。作业数学教师的我非常认同周炳炎老师的一些教学观点与大家共享一下。首先,从理论上讲,国内外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外教育专家与科学家认为:学习习惯的培养的最佳阶段在小学。其次,书中还用调查访谈实例阐述小学时培养优秀数学习惯对他们的影响:2004年6月23日,把周老师在柯桥小学当数学教师兼班主任时,从二年级带到六年级,并在当年参加高考的一帮学生请到学校来,让她们畅谈学习体会。特别是谈论小学的学习对她们今年参加高考在哪些方面是带来直接好处的?学生的回答:考入清华大学的诸颖同学(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认为:第一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要扎实,只有这样才能涌现新方法、妙办法。第二是速度,她小学时从一年级就开始学珠心算,惊人的运算速度,给她今年的高考带来直接好处,使好有足够的时间检查,从而保证解题的质量。考入复旦的顾卓君同学(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认为:小学学习对她今天的学习带来直接好处是奥数。当时好小学时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三等奖,奥数学习时所形成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对初、高中理科的学习带来明显的好处,使之终身受益。更多的考入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同学均讲到,小学里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她们今天的学习,并带来直接好处。最后从理论到实践中悟到教育精典的新解:学而时习之一、什么是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简言之,数学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动化了的持久的数学学习行动方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行动的一种力量。如果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习惯,必然会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产生强大的源动力。二、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优秀的习惯有强大的源动力,但形成时期有点困难。影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方面,根据作者的研究,认为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最根本地说是因为人有惰性,怕吃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的主要心理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引发动机阶段、激发兴趣阶段启发自觉阶段。启发自觉阶段小学生自制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逐步完善,心理品质的逐步发展而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小学生的自制力还是初步的。比如,虽有遵守纪律的愿望,但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动,以致容易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虽有认真完成作业的愿望,但控制不住玩耍的欲望,以致粗心大意,书写潦草。许多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就是自制力差的结果。教育经验告诉我,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是我们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启发他们自觉地遵守各项规则,不能有任何一次的放松或例外。要把培养自制力与控制冲动克服任性联系起来,严格要求并进行多方引导。要把培养自制力与发展性格特征联系起来,经常鼓励小学生的勤奋行动,及时强化这些行动,克服懒惰的心理。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统一
推荐好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