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捞铁牛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捞铁牛》教学设计蕲春县特殊教育学校:何建锋案例名称捞铁牛科目语文教学对象特校学生(六年级)设计何建锋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这篇课文讲提宋朝时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怀丙和沿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他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 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将打捞铁牛的经过一步一步讲清楚的。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采用伙伴学习法、问题质疑法、讨论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价值观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生字词、熟读课文。但是学生对课文中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道理不是很清楚,课前预先让学生学一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做一做有关新旧知识的联系。选择适当的教学契机,学生对利用浮力捞铁牛的道理不理解,在课上再通过实验进行理解。最后可以点明这是我国古代利用水的浮力解决实际问题比较典型的范例,说明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通过自己查字词典,扫清生字词障碍。2、通过课前学习浮力的一些知识,课中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分组操作浮力的小试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捞铁牛的道理,并把自己的理解再通过读表现出来。3、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怀丙的“出色”。4、课文第3至第6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是教学的难点。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怀丙和尚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教师通过板书帮学生把要点概括出来。第四自然段的教学,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老师提示想想这段课文涉及到哪些事物,把它们找出来(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再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通过因果句式体会出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观看flash课件帮助学生理解,。5、重点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动手操作、发言讨论情况。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本课多媒体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了解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激发和支持学生想象的情境。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设置了较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flash课件、资料、图片,给学生以乐趣,更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用资源:1、字卡,浮力实验器具,字幕。2、flash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课题质疑1、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捞铁牛》。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你们根据课题提出了哪些问题?这节课我们深入讨论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二:板书思考讨论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2、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学生读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导拨

捞铁牛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