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棘洪滩未来拆迁计划城阳区确定未来18年发展规划打造大青岛核心区城阳区公共中心布局图。[保存到相册] 城阳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间布局结构。[保存到相册] 5月15日上午,记者从城阳区城市规划建设局获悉,城阳区XX~2030年的发展规划成果已通过专家评审,城阳未来18年的发展规划基本确定。在未来18年中,城阳区城市功能全面升级,强化复合型交通枢纽地位,建设滨海生态新城,并在教育、医疗、养老方面完善配套建设,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另外,该区将新规划49所小学、22所中学,把优质教育资源导向新建居民密集区和教育相对薄弱区。城阳区功能定位升级“城阳现行的规划编制于XX年,指导了城阳过去十年的发展。新编制的《青岛市城阳区发展规划(XX~2030)》,根据‘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提出了‘两心三轴、两区一带、六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城阳区城市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梁小平介绍,此次规划中,成为青岛门户、北部副中心、总部商务城、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宜居新城,是对城阳区城市功能的新定位。记者获悉,城阳区将逐步由边缘城区向大青岛核心区转变,其复合型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强化。规划中提出,由于城阳并不具备修筑大吨位客货运码头的条件,城阳将利用岸线发展环胶州湾旅游型水上交通,在流亭街道规划3处旅游码头,为红岛及胶州湾海上旅游服务,开辟到青岛、黄岛的客运、旅游、海上观光路线。未来还将建设上马汽车站,为城阳区西部片区及红岛新区服务,甚至可辐射到胶州地区,与城区的汽车站形成两个核心,形成开放式的公交路网。在双元路以西、白沙河以东区域,还将规划青荣城际铁路汽车站,日发送旅客量约万人,主要为青荣城际铁路城阳站疏散客流。建成10分钟公园步行圈“生态宜居一直是城阳的发展特色。”梁小平介绍,根据规划,城阳将依托山、海、河、湾、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通过生态景观节点及廊道、城市标志景观区、城市轴线、城市公园等建设,打造胶州湾“山海相连、六河汇聚、蓝湾绿网、浪漫现代、和谐宜居”的滨海生态新城。梁小平透露,今后城阳还将加强城区的公园建设,规划沿主要河流、交通廊道设置开放式的公园绿地节点。结合街道绿地、居住组团绿地,打造“10分钟公园步行圈”,建设5处综合性公园,20处区级公园和22处片区级公园,其中流亭街道和夏庄街道最多,将分别建设11处和10处公园。新规划49所小学、22所中学在教育方面,城阳将建设一批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把优质教育资源导向新建居民密集区和教育相对薄弱区。未来将保留现有的三所高中,在流亭、惜福镇、夏庄、城阳中心城区、棘洪滩和上马重新规划8所新高中,其中60个班以上的有6处。市属高中也有两处将在城阳建成,青岛实验高级中学和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将分别在城阳街道和惜福镇街道规划建设。初中将保留现有的12所,规划新增22所,规划九年制学校8所。小学将规划新增49所,城阳区小学的总量将达84所。另外,梁小平指出,根据最新规划,未来20年内城阳区的百姓看病将更加便利。城阳区结合居住人口的分布,新规划了7处医院,分别位于城阳中心城区、惜福镇、青银路两侧、流亭等区域,预计总床位将达5000床。上马规划的综合医疗中心将设床位约4000床。社区将规划4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配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50处。值得一提的是,城阳还将按照居住组团的划分,配建44处养老院,共计划床位数为16000床,满足居民的养老需求。居住建筑85%要集中供热今后的供热问题也是市民关注的热点。记者了解到,截至XX年底城阳集中供热普及率为%,现有金田热电厂、金海热电厂、夏庄供热站3个集中供热热源,周边还有河套供热站和上马供热站。目前这5处热源的供热能力有限,居民集中供热区域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空港部分区域和夏庄街道。在规划中,城阳将划分为5个供热区,对现有的3处热源进行扩建,并新建棘洪滩供热站和惜福镇供热站,到2030年居住建筑集中供热普及率将达到85%,工业建筑集中供热普及率达65%。本报记者徐伟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内容概要(征求意见稿) 一、规划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突出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公平,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发展。 2、坚持统筹城乡。优化人口、城镇、产业布局,充分发挥郊区城镇在人口、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集聚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3、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考虑生产、生活需求与资源承载和生态环境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4、坚持集约发展。合理引导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城市各类资源要素配臵,调整、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努力构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5、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立足于山东半岛、沿黄流域乃至黄海西岸与东北亚等更
城阳区棘洪滩未来拆迁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