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表面镀金属实验报告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实验32塑料表面镀金属姓名李振坤班号日期同组人学号大二上学期第6周6课节1~2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来自:写论文网:塑料表面镀金属实验报告)三、预习思考题 ? ,为什么用自来水冲洗后还需要去离子水洗?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 。金属的电镀实验一、实验目的 ; 、电流效率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称为电解。电镀属于电解,是一种电化学沉积过程,是指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以欲镀金属或其它惰性导体为阳极,通过电解作用,阴极镀件表面上沉积出金属,获得牢固的金属膜的过程。梯形槽实验原理梯形槽也叫赫尔槽,其形状如图II-13-1所示。槽的容积有三种,即lL、267mL和250mL。由于槽中阴阳极放置不平行,故阴极上各部分电流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离阳极近的近阴极端,电流密度较高,在另一端电流密度较低。通过大量实验,对267mL的梯形槽而言,得到一个在阴极各部分电流密度分布的经验公式,即 DK?I?(?) 式中:Dk为阴极上某点的电流密度(A/dm2);I为实验时的电流强度(A);L为阴极上该点距近阴极端的距离(cm)。图II-13-1梯形槽镀液分散能力的测定原理镀液的分散能力是指电解液所具有的使镀层厚度均匀分布的能力。测定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不同用来表达分散能力的公式也不同。因此,为了比较不同镀液分散能力的大小,必须采用同一种方法测量才有意义。本实验采用远阴极和近阴极的方法(图II-13-2),远阴极和近阴极与阳极的距离比为L2/L1等于K,用这种方法所测得的分散能力可用下式表达: m12 Tp??100% K?1 K? 式中Tp为分散能力(%);K为远阴极和近阴极与阳极距离之比;m1、m 2为近阴极上和远阴极上金属的增重。图II-13-2测定分散能力的电镀槽电镀效率的测定原理根据法拉弟定律,在电镀镍时,通过电镀槽的电量若为lF,则应得镍镀层mol。而实际上沉积的镍不到mol,这是由于在电镀过程中,阴极上进行的-- 反应不只是Ni2++2e=Ni,还有2H++2e=H2副反应的存在,使得用于沉积金属的电流只是通过总电流的一部分,而其余部分消耗在副反应上,所以电流效率达不到100%。电流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Q实???100%??100% W理Q总 II-13-3 图II-13-3测量电流效率线路图在实际测定镀液的电流效率时,与被测镀槽串联一个铜库仑计(见图II-13-3)。因为铜库仑计上铜阴极的电流效率为100%,所以根据铜阴极上镀层重量可以得到理论上的金属镀层的重量或通过电极的总电量。当采用铜库仑计时,电流效率的计算公式可表达为: ?? Qw?MCu ?100%??100% Q总M?WCu II-13-4 式中W为被测金属镀层的重量;M为被测金属的摩尔质量;WCu为库仑计阴极上铜镀层质量;MCu为铜的摩尔质量三、实验仪器和试剂直流稳压电源;塑料镀槽;导线;普通镍镀液;库仑镀液四、实验步骤具体操作方法 ,用水冲洗干净。在267mL梯形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普通镀镍溶液,装上阳极、阴极试片,接通电源,控制电流在1A,电镀5min后,取出阴极片用水冲洗,观察其外观,并将试片各区域的镀层外观按下述符号记录下来。 ,用金相砂纸打磨光亮。用水冲洗,做好近、远阴极标记,吹干后分别准确称重。将镍阳极和两片铜阴极放在长方槽中,并使L2/L1=2。将普通镀镍溶液注入长方槽中,接通电源,电流密度控制在1A/dm2。电镀30min后,取出阴极用水冲洗、吹干,用分析天平分别称出远、近阴极重量。、阳极用金相砂纸打磨,冲洗干净。两阴极吹干后分别准确称重。接好线路,镀槽中注入镀液,接通电源,电流密度控制在1A/dm2,电镀30min后,取出两阴极洗净、吹干,分别准确称取重量。注意事项 ,实验和观察过程中应避免手、皮肤直接接触。,而是电流密度控制在1A/dm2。,镀液必须倒回原瓶中重复使用。。提问 ?
塑料表面镀金属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