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宜兴市和高高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宜兴市和高高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耐火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质耐火度耐火度定义定义: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质称为耐火度。耐火度是个耐火材料高温性质的技术指标,对于耐火材料而言,耐火度表示的意义与熔点不同。熔点是纯物质的结晶相与其液相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温度,如氧化铝Al2O3熔点为2050℃,氧化硅SiO2的熔点为1713℃,方镁石MgO的熔点为2800℃等。但是,一般耐火材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多相固体混合物,并非单相的纯物质,故没有固定的熔点,其熔融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即只有一个固定的开始熔融温度和一个固定的熔融终了温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液相和固相是同时存在的。耐火度测定在实际中,耐火度的测定并非采用直接测温的方法,而是通过具有固定弯倒温度的标准锥与被测锥弯倒情况的比较来测定的。耐火度测定:将-180目的物料加上结合剂,用模具制成截头三角锥,上底边长2mm,下底边长8mm,高30mm,截面成等边三角形。将2只被测锥与4只标准锥用耐火泥交错固定于耐火材料台座上,6个锥锥棱向外成六角形布置,锥棱与垂线夹角为8o。台座转速为2r/min,快速升温至比估计的耐火度低100℃~200℃时,升温速度变为℃/min。由于被测锥产生液相及自重的作用,锥体逐渐变形弯倒,锥顶弯至与台座接触时的温度,即为被测材料的耐火度。标准锥称为测温锥,我国测温锥用“WZ”表示锥体弯倒温度的1/10进行标号;前苏联用“ПK”,英国、日本等国用“SK”等标号测温锥。系列锥号及相应温度见教材书后的附表2。锥体弯倒时的液相含量约为70~80%,其粘度约为10~。影响材料耐火度的因素(1)决定耐火材料耐火度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化学矿物组成及其分布情况。各种杂质成分特别是具有强熔剂作用的杂质成分,会严重降低制品的耐火度,因此提高耐火材料耐火度的主要途径应是采取措施来保证和提高原料的纯度。(2)影响耐火材料耐火度的因素: ①被测物料的粒度:被测物料的粒度过小,也会使耐火度测定值偏小。②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对耐火度的影响:被测锥制备方法、被测锥的形状尺寸及安放方法、台座的转速、升温速度、加热炉气氛和温度分布情况等,对耐火度测定的数值都有一定的影响。耐火度与使用温度的区别。耐火度与使用温度的温度差可能很大,其因是耐火材料在使用中要经受荷重、工作介质的机械冲击磨损和化学侵蚀、温度的急变等。耐火度可以作为选用耐火材料时综合评价判断的一个参考数据。原料的耐火度测定可以判断原料的杂质成分与含量。常见耐火原料及耐火制品的耐火度指标为: 表1-3各材料的耐火度指标(℃) 高温荷重变形温度高温荷重变形温度定义定义:耐火材料在固定荷重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发生规定变形率时的温度。该技术指标表示了耐火材料对温度与荷重同时作用的抗变形能力。耐火材料发生不同变形率的温度区间,反映了耐火材料呈现明显塑性变形的软化温度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材料于使用条件下的结构强度。高温荷重变形温度的测定被测试样是在制品上钻取直径d=50mm,h=50mm,中心孔径d孔=12~13mm的带孔圆柱体。将试样置于试验电炉内,在200Kpa的静压力下,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分阶段地连续均匀加热,测定试样压缩变形率%时的温度,即为被测试样的“荷重软化开始温度”,亦称“荷重软化点”。高温荷重变形温度还需要测出压缩变形率%、%、%等相对应的变形温度、、等。将各变形率及变形温度绘制图形,如P21的表1-5和图1-3所示。这样,就可以在较大的温度范围把材料的结构性能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很明显地表示出来了。高温荷重变形温度的影响因素从图表中可见,各种耐火材料因其结构性能的不同,高温荷重变形温度曲线形状也不同。1#、4#、6#曲线为粘土质耐火材料和高铝质耐火材料,由于晶相与液相的比例差异,荷重软化开始温度不一致,但是液相量和液相粘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程度均较小,曲线较平缓。 2#曲线为硅砖,由于鳞石英构成的结晶骨架坚强,材料中的液相量少且粘度大,当温度接近鳞石英的熔点时试样才开始变形,结晶骨架破坏,迅速坍塌。荷重软化开始温度与变形40%的温度只差20℃,仅比耐火度低60~70℃。 3#曲线为镁砖,方镁石是被结合物胶结,当温度升高至低熔化合物的熔点以后,生成了粘度很小的液相,导致结构体的松垮。荷重软化开始温度与结构溃裂时的温度仅差10~30℃,而与耐火度却相差1000℃以上。综上所述,影响高温荷重变形温度的主要因素是:主晶相的结晶构造及特性,主晶相颗粒间结合状态、结合物的种类等;主晶相与液相的相对比例,温度升高时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对液相数量、粘度的影响;组织结构中的气孔数量多、尺寸大,高温荷重变形温度低。高温荷重变形温度的提高途径:与提高材料抗蠕变性的途径相同。提高高温荷重变形温度的途径,与提高材料抗蠕变性的途径基本相同。 1)纯化原料:提高

宜兴市和高高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dwiirh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