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资本论框架结构.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7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第四篇的结构;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管理的二重性理论;了解简单协作、有分工的工场手工业及机器大生产如何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步以及从生产关系上资本对劳动的控制的逐步深化;了解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对比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学时分配:4课时第一节本章把机器看成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来研究。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说明工业革命完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了与其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所以,本章已经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物质技术基础上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了。一、机械业和大工业本章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大工业发展过程,以及这一发展过程所引起的阶级对抗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在彻底摧毁旧的生产方式,使全部社会生产发生革命变革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工农业的新结合、消灭三大差别,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和家庭关系等。二、本篇内容的逻辑关系本章10节,分为三个部分:1——4节,讲述机器的发展,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将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分开;5——7节,讲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8——10节,资本主义占领各个生产领域,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三、。一、机器资本主义使用的本质和目的二、机器的发展过程四、、机器使产品更加便宜二、机器使用的资本主义界线五、(a)资本对补充劳动力的占有。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b)工作日的延长(c)劳动的强化六、,而且考察的是它的最发达的形式。中心思想是:资本主义工厂中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工人是机器的附属物。(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特征(二)资本主义工厂的实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特征以后,开始进入到对资本主义工厂的实质的考察。分为三个方面:、,破坏劳动者的生活条件而引起工人反对机器的斗争。分为三层意思:(一)工人和劳动资料之间的斗争是在资本主义使用机器以后开始的。(二)工人为什么起来反抗机器二、“游离补偿”理论: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庸俗的理论。资本主义生产由于采用新机器或者是扩大旧机器,一部分可变资本转变为不变资本,这是“束缚”资本并从而“游离”工人的活动,而一些资本主义的辩护士们却相反地把这种活动说成是为工人游离资本。“游离补偿”理论认为,被一个劳动部门排挤出去的工人会在另外一些部门找到工作。三、。本节通过批判资产阶级学者为资本主义使用机器所作的辩护,阐述了由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发展的周期性而使工人受到的排斥和吸引。并用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历史材料,证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使工人在就业上和生活上的无保障和极端贫困是工人阶级不可避免的命运。第三、四节一、、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本节论述了机器生产的普遍化过程。考察了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社会

资本论框架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2-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