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行业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影响分析-营改增论文“营改增”对行业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营改增”对行业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影响展开详细的探究。关键词:营改增;影响;行业企业;上下游企业 2016年5月1日,我国已经全面推行了“营改增”,税收制度的改革必将对各个企业的运行等情况产生影响,本文则围绕改制对行业以及上下游单位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保障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一、“营改增”实施背景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今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税制改革,减税规模空前巨大,预计本轮营改增扩围将减税5000亿元。二、“营改增”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一)税负降低“营改增”实施之后,较之税制改革之前,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显著降低。税负降低的因素存在两个:其一,计税根据缩减;其二,适用税率下降。①税改之后销售额已经被排除在计税依据之外,计税依据减少;②税制改革之后,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税负明显下降[1]。另外,营业税金和附加税的计税根据是需要上缴的营业以及增值税,而增值税减少必然使得附加减少。(二)业务受限“营改增”实行之后,一般纳税人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与当期进项税额的差。为实现减负,如果一般纳税人处于下游,则物资采购时应当首先选择可以开增值税发票的单位。通常而言,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出具增值税发票,业务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三)商业融资受限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税方法是简易计税,对于成本以及支出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约束力不足,在此状况下,纳税人本身对于会计核算的管理也出现松弛。国内的小规模纳税一般来说指的是销售额不足500万元的单位,也就是小微型单位[2]。长时间以来,这种企业的发展瓶颈是融资困难。而融资困难主要是因为会计核算缺乏完善性,使得融资部门不能准确的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面对信息不对称,金融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尽可能的避免为企业办理贷款。(四)长远发展受到制约站在长远角度分析,企业发展需要满足经济环境的需要,持续组织产业升级,改进管理以及技术水平。增值税的实行对社会分工非常有利,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也发挥到了积极作用[3]。但是,小规模纳税人无法实施进项税抵扣,其销项税也无法在下游单位的经济活动中进行抵扣,这导致小规模纳税人无法归入增值税机制之中,也无法享受税制改革的有益成果,对于企业的持久、稳定发展非常不利。三、“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营改增”实行之后,在计税办法已经会计核算方面,一般纳税人出现了质的改变。假如企业的营业额固定不变,企业的净利润、现金流量、税收负担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文章基于原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建立关于“营改增”通用的行业分析架构以及数据模型,方便对实际的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对税改影响情况进行实时的测算, 假设:甲企业是实现“营改增”不久的一般纳税人,税改前实行营业税税率为T0,之后增值税税率设为TX,城建附加适用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适用3%,所得税税率适用25%,忽略其他项目。下面的模型适合这一假设。模型①: 甲单位改制之前收入为S1,成
“营改增”对行业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影响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