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观沧海》赏析并随堂小卷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观沧海》同步练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文学常识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本诗中的典故和与本诗有关的故事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关键词语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2、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3、萧瑟:形容秋风的声音。4、竦峙(sǒngzhì):高高耸立。竦,通“耸”,高。5、幸:庆幸。甚:极点。至:非常。幸甚至哉:真是庆幸。6、咏:歌吟。咏志:即表达心志。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四,典型表现手法1、动静结合: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2、借景抒情:作者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3、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五,主旨理解作者通过写沧海的壮丽景象,抒发了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巩固练习:《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家,家、诗人。他的诗以见称。:①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③水何澹澹④山岛竦峙⑤星汉灿烂⑥若出其里⑦幸甚至哉⑧歌以咏志3.《观沧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远眺大海所见到的景象是:4、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对的打“√”,错的打“×”)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

《观沧海》赏析并随堂小卷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62357237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