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第六中学马风云【内容标准】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史实。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3)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2)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讲述成语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⑵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到优良品质。二、教材分析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本课讲述的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战国七雄”讲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各国之间时而合众,时而连横,几经反复,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难点:时间跨度长,国名多,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掌握。理解春秋战国各自战争的特点及趋势。三、,有一定的基础,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人物多,学生不易掌握,教学中要关注。四、教学过程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播放电影《战国》主题曲《风》边进行上课准备边欣赏视频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进入本课教学情景中。准备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烽火戏诸侯”图片。概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了被杀西周灭亡,我国历史进入到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典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讲授新课出示幻灯片,利用地图向学生讲述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并以““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说明概述: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提问:春秋和战国的起止时间以及它们的名称来源概述;春秋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争霸,设问: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春秋五霸是哪五霸?在学生回答原因后,出示史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来说明多媒体出示“五霸”要求学生识读P36页《春秋形势图》,多媒体出示该图,要求学生填图设问:最先称霸的是谁?为什么齐桓公首先称霸?概述:1、重用人才,利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富强——根本原因。2、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活动——手段。3、齐国占有山海渔盐之利——物质条件。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称霸实现(讲到第1点时可提问你知道哪些有关管仲的故事”讲到第2时要让学生回答什么叫“尊王攘夷”,简单介绍为什么要“尊王攘夷”,得出结论是成功的外交政策,是齐桓公争霸的有利条件。回答: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名称来源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和战国名称来源。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回答。学生读图。在多媒体图片上填五霸名称。齐桓公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回答讲述“一箭之仇”典故介绍“尊王攘夷”培养学生读史的习惯,了解“论从史出“整体把握时间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根据地图记忆五霸名称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讲授新课过渡:齐桓公以后,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概况晋楚争霸的过程要
春秋五霸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