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沿岸。因独特的地理优势,逐渐发展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省会城市之一,也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福州历史悠久。福州于公元前202年建城,1946年设市。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战国时期隶属越国境内,到了秦王朝设闽中郡,唐朝设福州都督府,为出现“福州”之名之始,明洪武元年(1368)改福州路为福州府。“福州”这个名称的由来也屡经更迭,福州在传统上是福州十邑(包括闽侯县、长乐市、连江县、闽清县、永泰县、古田县、屏南县、福清市、平潭县、罗源县)的统称。历史上曾用过的城市名称包括:南朝陈朝的“闽州”(后更名为“丰州”),隋朝时的“泉州”,以及唐朝时期出现的“福州”之称等等。福州地理优势独特。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福州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是适合人类居住的理想家园。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福州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如叶腊石、花冈石、硅砂等非金属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地位,福州的森林资源则体现在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度上,不得不说的是福州的地热资源,福州已探明的地热总储量居全国前列,已发展为全国三大温泉旅游区之一,福州属东南沿海,海洋资源不可谓不丰富,沿海岸线多天然良港,福清湾、罗源湾、兴化湾久负盛名,是全国少有的深水港湾,马尾港更是近代中国海军的发源地。广阔的海域蕴含着丰富的海产资源,目前淡水养殖鱼类有120种,海洋鱼类500多种,陆生动物属保护和禁猎的有20多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福州中国旅游名城的地位,福州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独具滨江滨海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风貌。目前,福州拥有平潭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福州文化底蕴深厚。可归结为四大地方文化: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寿山石雕。昙石山文化因昙石山古人类遗址而名,距今5000多年的昙石山文化,堪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并具有海洋文明独特而鲜明的特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实物最多的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船政文化指晚清福建船政兴办时期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1866年创办于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中国近代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留下了丰硕的思想文化成果。:“三坊七巷”文化源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福州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其间蕴涵的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闽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潜冲和的底蕴。寿山石文化以寿山石雕为载体,形成了福州鲜明的奇石文化。福州科学教育发达。福州的学校教育始于西晋,初兴于唐,从北宋至南宋,福州教育进入全盛时代,官办的府学、县学普遍建立,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涌现,各乡里都有书社。福州近代教育久负盛名,培养出了严复、林觉民、陈箓、郑孝胥、冰心、高士其等一大批近现代思想、科技、军事、文化界的先驱和名人。新中国成立后,福州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得益于此,福州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士、中国工程院士的摇篮,现有“两院”院士中福州籍的有56人,居全国大中城市前茅。此外,福州还是率先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
有福之州——福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