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舞台上,指挥和导演了一幕幕的英雄史剧,为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奋起反抗地主阶级统治的斗争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兵败后的隐蔽,虽为隐居的李自成后裔带来片刻安宁和休养生息,但也让这个家族从此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无意中轻启了这扇历史尘封已久的大门。谜团:李自成有唯一直系后裔?关于李自成起义兵败后的子嗣沿袭,历史上并无过多的文字记载。按民间记载,李自成是没有儿子的,于是,这种说法让史学家对李自成后裔的研究多了几分犹豫。然而,几年前在富县太平村发现的一本《李锦家谱》却有改写历史之意。据史料记载,李锦就是李过,李自成侄。李过,又名李补之,出生两个月父亲就去世,其祖父李守忠(李自成之父)嫌孙子一出世就克死儿子,便给他起名为过。1645年李自成牺牲后,李过与高一功等联明抗清,改名“赤心”,率部转战两湖、广西等地。李过长到3岁,其母改嫁,由李自成父母带大。虽然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但李自成比李锦只年长4个月,他们从小一起生活、习武、上私塾,一起南征北战,是李自成的得力大将。2004年,祖籍太平村的李志强,从深圳退养离职返乡续修家谱时,意外发现了一本《李锦家谱》。“村里人起先不知李锦为何人,后无意从家谱的序言中发现‘李锦’的后裔是米脂李自成的亲族。随后我前往米脂县李自成纪念馆查对,确定了李锦就是大顺将军李过。我们家族中向来有‘顶门’一说,就是没有儿子的可以找亲族中别家男孩来做孩子,经常出现‘一子顶两门’的现象。李自成没有儿女,李自成哥哥的儿子李过就来顶门,应该算是和李自成有直系关系的。”李志强讲述道。李志强自称是李自成的第十五代孙,在发现了《李锦家谱》之后,在此基础上他将其修订成为《李自成家谱》。李志强曾查阅过很多书籍中的“巧合”,也让他本人不得不相信自己就是李自成的后裔:《明季北略》记载的李自成生日,与太平村李自成家人为其过的生日——农历四月十五相近;太平村李自成家人传说李自成的乳名叫“闯儿”,竟然和《明季北略》记载完全一致;而与太平村李自成家人同住一村的惟一外姓石姓人家,也是李自成舅父家的后裔……据李志强介绍,太平村里至今还存有两幅清朝光绪十四年制的‘神轴’,又叫‘阴轴’。神轴是在没有祠堂的情况下,太平村人用布绘制灵位名字和阴轴内三世先人的画像供后世子孙祭拜,每年春节、清明祭祀完毕后用阴轴顶端的木轴卷起收藏于家中。现存的两幅神轴是五世李成果和三世李飞的,保存较为完整,制作年份估计是在清光绪年间。五世李成果的神轴与家谱上记载的李成果支系人名是一致的,而且两幅神轴的制作工艺精细,画面场面大气豪华,有皇家气派。尤为重要的是,两幅神轴的中心供桌帘面上均绘有龙腾图案,这在等级森严的清代社会中,尤其是清朝,一般平民百姓是不敢绘制龙的图案,只有皇帝、王侯才有这个专利,而且龙的图案也很有讲究,五爪龙代表皇帝,四爪龙是王侯。而太平李姓的先祖之所以敢在神轴上绘制龙,可见其身份之特殊。“现在村子里95%的人都姓李,现有李姓子孙1200多人,几百年来辈次不乱。我自小就听祖辈们说太平李姓是李自成后人。”李志强清楚地记得,1964年,在他10岁那年的清明节,他与在外地工作的父亲一同回乡祭祖时看到他们参拜的先祖像头戴风雪帽,穿风雪衣,脑后还吊着个缨子。他曾好奇地问过年长的大妈,大妈说,这就是先祖李自成。后来他也听族人们说,太平村的李姓子孙,都是李自成的后代
李自成后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