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京民俗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京民俗文化
我的家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角的西山园林,那里在喧闹的北京城来说还算是相对安静的一块地方吧。其实我并不算地地道道地北京人,对于北京话我听得懂但并不会说。前面几节课,听北京的同学介绍民俗感觉受益匪浅。因为她们说得好多东西我都不知道,我不知道现在还有住在胡同里的人,不知道还有人自己酱咸菜种香椿,而充斥在我生活中的哈根达斯,味多美也让我早已忽略了北京的老字号稻香村。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高雅文化是阳春白雪,民俗文化是下里巴人,现在想想那是我对民俗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歧视,而这实际上是一种偏颇与无知。其实,民俗是祖祖辈辈智慧的沉淀,这种智慧不仅是生活的经验,更是一种哲学层面的东西。如亲情、和谐、天人合一。现在很多媒体在关注中国人的幸福指数问题。我看了一个统计,说在影响幸福的因素里,财富只占5%,亲情占到45%。中国传统节日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味,实际上民俗是在制造幸福。
古老的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是我世代赖以生存、辛勤培育的家园。北京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精神,众多的文物古迹、美丽的风景名胜、多彩的古老民居以及神奇的掌故传说,使北京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造就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二字已越来越多地深入人心。“和谐”之意在“和”字,并由此衍生出包容、和平、、美好、和衷共济等含义。而“和”的文化理念正是北京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纵观北京的人文、历史、地理、民俗等,无不体现着“和”的深刻内涵。
走进二十一世纪的北京,她呈现出古老和现代相互交融的胜景。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称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亦有年代称“元旦”。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在春节前的二十五日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10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外粘贴红纸黄字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和“挂钱”等。
北京燃放鞭炮的由来
官民均十分讲究购办爆竹,我国年节期间及逢喜庆之日,燃放爆竹历史悠久。据传古代有一怪兽叫“年”,每隔365天就出来伤害人畜,届时百姓不敢出门。偶有一年,有位顽童燃烧竹子取暖玩耍,燃竹火光冲天、噼啪作响,将怪兽“年”吓得远逃而去,人们喜获安宁,欢度春节。此后,燃放爆竹便成为人们驱魔避凶,迎神喜庆的必备品了。 
官府“封印”、梨园“封台”等放假过年封建王朝为表示对“过年”迎春的重视及对官民的恩赐,自腊月19—22日,由掌管天文历法的钦天监选定 “吉日”,布告京城及全国所有衙门府 地,统一封存官印,各官员开始放假过年。随之各梨园剧场也进行“封台” 停演,放假,待新年伊始再行演出。
此时全国城乡空前繁荣的“腊月市”进入高潮,百姓大搞大扫除,以整洁生活环境。腊月23日为祭灶神之日,又有过“小年”之称,随之“大年”除夕就很快来临。
庙会文化——北京为中华庙会之乡

北京民俗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0